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期货市场微观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沪铜与伦铜的比较视角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文献回顾第10-13页
     ·微观市场结构的相关文献第10-13页
     ·铜期货市场的相关文献第13页
   ·文章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文章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章主要内容和框架第14-15页
   ·创新之处、研究难点和解决思路第15-17页
     ·创新之处第15页
     ·研究难点第15-16页
     ·解决思路第16-17页
第二章 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第17-23页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第17-19页
     ·价格形成理论第17-18页
     ·价格波动理论第18-19页
     ·信息传播相关理论第19页
   ·市场微观结构的实证研究基础第19-21页
     ·基于库存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第20页
     ·基于信息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第20-21页
   ·市场微观绩效的计量模型第21-23页
     ·日内效应模型第21页
     ·久期效应模型第21-22页
     ·信息溢出效应模型第22-23页
第三章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和数据选取第23-31页
   ·实证方法的选取第23页
   ·各实证方法的作用与介绍第23-29页
     ·单位根检验第23-25页
     ·格兰杰因果分析第25-26页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26页
     ·方差分解法第26-27页
     ·脉冲响应函数第27页
     ·久期模型第27-28页
     ·波动溢出模型第28-29页
   ·数据和处理方法说明第29-31页
第四章 市场微观绩效的实证研究第31-45页
   ·沪铜期货与伦铜期货日内效应研究第31-39页
     ·沪铜和伦铜期货市场日内效应趋势图第31-33页
     ·绝对收益率、交易量和持仓量的互动关系研究第33-39页
     ·沪铜期货与伦铜期货日内效应的比较分析第39页
   ·沪铜期货与伦铜期货久期效应和波动率研究第39-43页
     ·久期效应及趋势拟合第40-41页
     ·基于久期效应的波动率模型(ACD-GARCH)第41-42页
     ·沪铜、伦铜期货久期效应和波动率的比较分析第42-43页
   ·沪铜期货市场与伦铜期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第43-45页
     ·单变量 GARCH 波动“溢出效应”模型结果第43页
     ·多变量的 GARCH 模型(对角 VECH 模型)结果第43-44页
     ·波动溢出效应的主要结论第44-45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的启示与对策建议第45-53页
   ·本文主要结论和原因分析第45-47页
     ·“日内效应”的实证研究结论第45页
     ·“久期效应”和波动率模型的实证研究结论第45-46页
     ·“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结论第46页
     ·沪铜与伦铜期货市场微观绩效差异性的原因分析第46-47页
   ·本文研究启示第47-49页
     ·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再认识——兼论铅期货的上市第47-48页
     ·对期货价格波动的再认识——波动是常规性的第48-49页
   ·“十二五”时期完善期货市场微观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第49-53页
     ·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定价效率第49-50页
     ·建立有效的期货市场信息传播机制第50页
     ·主流媒体介入主权信息发布,提升“中国价格”品牌效应第50-51页
     ·完善期货市场交割制度,延伸交割体系第51页
     ·完善期货市场品种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行业发展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对上海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流动性和波动性的视角
下一篇:投资者情绪、市场择时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