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大遗址区人居环境改善对策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外人类聚居学及大遗址区研究进展第11-14页
     ·人类聚居学相关研究第11-12页
     ·国外大遗址区相关研究第12-14页
   ·国内人居环境科学及大遗址区研究进展第14-20页
     ·人居环境学相关研究第14-17页
     ·国内大遗址区相关研究第17-20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0-21页
   ·研究对象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大遗址区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理论第25-31页
   ·相关概念第25-26页
     ·人居环境的内容构成第25-26页
     ·良好的人居环境概念第26页
   ·相关理论第26-31页
     ·人居环境学理论第27-28页
     ·区域统筹理论第28页
     ·有机更新理论第28-2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页
     ·系统工程理论第29-31页
第三章 大遗址区人居环境的现状及普遍问题分析第31-42页
   ·变化历程及政策导向第31-32页
   ·人居环境学的启示第32页
   ·普遍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问题成因分析第35-36页
     ·用地特殊造成与周边发展脱节第35页
     ·保护标准难以界定第35页
     ·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升级第35-36页
   ·考虑因素第36-40页
     ·前提:遗址保护因素第37-38页
     ·宏观人居环境因素第38页
     ·中观人居环境因素第38-40页
     ·微观人居环境因素第40页
   ·目标与原则第40-42页
第四章 大遗址区人居环境改善的整体策略探讨第42-60页
   ·宏观层面策略第42-47页
     ·大遗址区保护发展模式选择第42-44页
     ·大遗址区内聚落发展方式选择第44-45页
     ·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融贯研究第45-47页
     ·小结第47页
   ·中观层面策略第47-53页
     ·被人类聚落包围第48-50页
     ·与人类聚落交错第50-51页
     ·大遗址区区域统筹模式分析第51-52页
     ·大遗址区区域统筹的建议措施第52-53页
   ·微观层面策略第53-60页
     ·指标体系构建第53-59页
     ·聚落协调方式分析第59-60页
第五章 汉长安城遗址区人居环境实证研究第60-93页
   ·历史及发展现状概况第60-61页
   ·人居环境纵向分析第61-69页
     ·宏观分析第62页
     ·中观分析第62-65页
     ·微观分析第65-69页
   ·存在问题第69-72页
     ·宏观方面第70页
     ·中观方面第70-71页
     ·微观方面第71页
     ·小结第71-72页
   ·改善目标研究第72页
   ·系统把握宏观层面第72-77页
     ·系统全局观第72-73页
     ·遗址公园范围研究第73-75页
     ·遗址公园内聚落发展方式研究第75-76页
     ·用融贯的方法确定最佳聚落建设方式第76-77页
   ·区域统筹中观层面第77-79页
     ·交通协同策略第77-78页
     ·产业调整策略第78-79页
   ·有机更新微观层面第79-93页
     ·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启示第79-80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80-82页
     ·聚落改善的一般步骤第82页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第82-85页
     ·聚落总体控制规划第85-88页
     ·单个聚落规划第88-93页
第六章 大遗址区人居环境改善的管理及制度保障第93-95页
   ·财政保障第93页
   ·管理机构第93-94页
   ·公众参与第94-95页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1. 主要结论第95-96页
 2. 研究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插图表目录第104-107页
附录第107-116页
 附录一:秦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建设的基本事实第107-108页
 附录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人居环境相关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第108-110页
 附录三:大遗址区内部聚落人居环境水平测定的指标权重设计 #i01第110-11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阳市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研究
下一篇:正极材料V2O5中氧缺陷对电池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