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大学生“环境育廉”概述 | 第11-27页 |
·大学生“环境育廉”的内涵及要素 | 第11-14页 |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 | 第11-12页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 第12-13页 |
·大学生“环境育廉”的内涵及分类 | 第13-14页 |
·“范式”的概述 | 第14-16页 |
·马斯· 库恩的早期“范式”论 | 第14-15页 |
·“范式”一词的现代含义 | 第15页 |
·“范式”并非用于判断学科是否成立 | 第15-16页 |
·大学生“环境育廉”的意义 | 第16-22页 |
·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 第16-17页 |
·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 | 第17-18页 |
·高校教育的历史责任 | 第18-19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 第19-21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 | 第21-22页 |
·大学生“环境育廉”的范式构想 | 第22-27页 |
·家庭环境 | 第22-24页 |
·学校环境 | 第24-25页 |
·社会环境 | 第25-27页 |
2.大学生“环境育廉”所遇到的挑战 | 第27-37页 |
·家庭环境 | 第27-28页 |
·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 第27-28页 |
·家长的示范作用不强 | 第28页 |
·学校环境 | 第28-34页 |
·课堂教学内容缺失 | 第28-29页 |
·校园文化鲜有体现 | 第29-30页 |
·缺乏有效的教育基地 | 第30-31页 |
·教育者缺乏足够的认识 | 第31-32页 |
·学生缺少接受廉洁教育的自觉性 | 第32-34页 |
·社会环境 | 第34-37页 |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 第34-35页 |
·职务犯罪的不良影响 | 第35-37页 |
3.大学生“环境育廉”的路径研究 | 第37-50页 |
·家庭方面 | 第37-40页 |
·借鉴洛克的“白板说”引导日常教育要体现廉政文化 | 第37-39页 |
·借鉴班都拉观察学习论引导家长起到榜样作用 | 第39-40页 |
·学校方面 | 第40-45页 |
·借鉴教育学中“内容型教学策略”理论引导课堂教学增设育廉内容 | 第41-42页 |
·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强化育廉功能 | 第42-43页 |
·借鉴党风廉政建设理论,校园党建要协同发力 | 第43页 |
·借鉴《大学》修身思想培养学生自律榜样 | 第43-45页 |
·借鉴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原理发挥良好师德的引领作用 | 第45页 |
·社会方面 | 第45-50页 |
·借鉴儒家德法并举思想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制体系 | 第46-47页 |
·加强舆论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 第47-48页 |
·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境外反腐败的成就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55-56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