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12铝合金表面富镁涂层改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 ·铝及其合金的概述 | 第15-16页 |
| ·铝合金的腐蚀形式 | 第16-18页 |
| ·小孔腐蚀 | 第16页 |
| ·电偶腐蚀 | 第16-17页 |
| ·丝状腐蚀 | 第17-18页 |
| ·晶间腐蚀 | 第18页 |
| ·缝隙腐蚀 | 第18页 |
| ·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 第18-26页 |
| ·化学转化膜 | 第19-21页 |
| ·阳极氧化 | 第21-23页 |
| ·微弧氧化 | 第23-24页 |
| ·金属镀层 | 第24-25页 |
| ·有机涂层 | 第25-2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6-31页 |
| ·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26-28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31-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31-32页 |
| ·测试方法 | 第32-37页 |
| ·Machu测试 | 第32页 |
| ·划叉浸泡实验 | 第32-33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3页 |
| ·动电位扫描 | 第33-34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34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4页 |
| ·涂层的附着力测试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镁铝复合涂层用于铝合金保护的研究 | 第37-55页 |
| ·前言 | 第37-38页 |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 ·试样制备 | 第38页 |
| ·最佳配比的确定 | 第38-43页 |
| ·Machu测试结果 | 第38-40页 |
| ·划叉浸泡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41-43页 |
| ·铝粉的加入提高涂层耐蚀性的研究 | 第43-54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43-49页 |
| ·动电位扫描 | 第49-50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50-52页 |
| ·附着力测试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镁粉表面磷酸化处理的研究 | 第55-67页 |
| ·前言 | 第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 ·镁粉表面磷酸化处理 | 第56-57页 |
| ·测试方法 | 第57页 |
| ·pH值监测 | 第57页 |
| ·红外测试 | 第57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57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 ·pH值测试 | 第57-58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第58-59页 |
|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59-61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61-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镁粉磷酸化提高富镁涂层耐蚀性的研究 | 第67-87页 |
| ·前言 | 第67-68页 |
| ·试验方法 | 第68页 |
| ·试样制备 | 第68页 |
| ·镁粉填充量的确定 | 第68-74页 |
| ·Machu测试 | 第68-70页 |
| ·划叉浸泡实验 | 第70-71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71-74页 |
| ·镁粉磷酸化处理提高涂层耐蚀性的研究 | 第74-84页 |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74-80页 |
| ·动电位扫描 | 第80-81页 |
| ·附着力测试 | 第81-82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4-87页 |
| 第六章 总结论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100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0-101页 |
| 附件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