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和谐社会视域下阶级阶层矛盾概述 | 第12-24页 |
·当前我国各阶层矛盾基本概述 | 第12-19页 |
·背景概述 | 第12-13页 |
·概念阐述 | 第13-15页 |
·阶层划分的标准 | 第15-17页 |
·十大社会阶层的构成分析 | 第17-19页 |
·和谐社会视域下各阶层矛盾协调的现实意义 | 第19-24页 |
·协调各阶层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 | 第20-21页 |
·协调各阶层矛盾是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的重要保证 | 第21-22页 |
·协调各阶层矛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22-24页 |
3 社会结构变动与各阶层矛盾的表现与根源 | 第24-32页 |
·社会各阶层矛盾的表现 | 第24-28页 |
·工人和农民的矛盾 | 第24-25页 |
·知识分子与其他阶层的矛盾 | 第25-26页 |
·雇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 | 第26页 |
·干部阶层与其他阶层的矛盾 | 第26-28页 |
·社会各阶层矛盾的特点 | 第28-30页 |
·经济利益矛盾日益突显 | 第28页 |
·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 | 第28-29页 |
·矛盾的对抗性因素明显增多 | 第29-30页 |
·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根源 | 第30-32页 |
·经济利益的变化 | 第30页 |
·政治利益的变化 | 第30-31页 |
·社会制度缺陷和政策欠缺 | 第31-32页 |
4 协调各阶层矛盾的基本原则和对策选择 | 第32-40页 |
·协调各阶层矛盾的基本原则 | 第32-34页 |
·公平公正原则 | 第32页 |
·平等互利原则 | 第32-33页 |
·合理有序原则 | 第33-34页 |
·统筹兼顾原则 | 第34页 |
·协调各阶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和途径 | 第34-40页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 第34-35页 |
·构建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 第35-36页 |
·深化市场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36-37页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37-38页 |
·重视文化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