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1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 | 第17-24页 |
·时代课题 | 第17-19页 |
·时代背景 | 第17页 |
·中国国情 | 第17-18页 |
·历史任务 | 第18-19页 |
·理论创新 | 第19-24页 |
·中国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同盟军 | 第19-20页 |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中国民族问题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独具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 | 第22-24页 |
2 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比较研究 | 第24-39页 |
·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共同点 | 第24-30页 |
·实事求是是他们的精髓 | 第24-25页 |
·中国风格是他们的特色 | 第25-27页 |
·人民群众是他们的主体 | 第27-28页 |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是他们的策略 | 第28-30页 |
·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差异 | 第30-33页 |
·从革命性到建设性、爱国性的转变 | 第30-32页 |
·从阶级性到“求同、大团结”性的转变 | 第32-33页 |
·毛泽东与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个人特色原因辨析 | 第33-39页 |
·毛泽东邓小平两人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 | 第33-34页 |
·毛泽东邓小平两人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同 | 第34-36页 |
·毛泽东邓小平两人的个人经历不同 | 第36-39页 |
3 毛泽东与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比较研究对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启示 | 第39-45页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第39-41页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39-40页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第40-41页 |
·与时俱进是统一战线理论的生命源泉 | 第41-45页 |
·从历史任务上看,统一战线要契合新的时代主题 | 第41-42页 |
·从工作范围上看,统一战线要尽力拓展它的领域 | 第42-43页 |
·从统战内容上看,新世纪统一战线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根主线上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