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内关于因灾农转非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灾后促进灾后就业措施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预计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汶川地震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理论研究 | 第19-23页 |
·本文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就业定义 | 第19页 |
·农转非人员 | 第19-20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 | 第20页 |
·汶川地震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弱势群体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就业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汶川地震灾区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现状和就业难原因分析 | 第23-34页 |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24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生活现状分析 | 第24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现状 | 第24-27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无业情况严重,已就业者就业不稳定 | 第24-25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渠道单一 | 第25-26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意愿强烈 | 第26页 |
·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成为因灾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阻碍 | 第26-27页 |
·就业培训参与度低 | 第27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难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难原因之一:政府因素 | 第27-30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难原因之二:市场因素 | 第30-33页 |
·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难原因之三:个体不匹配 | 第33-34页 |
第4章 促进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的政策建议 | 第34-45页 |
·发挥政府在促进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服务职能 | 第34页 |
·经济发展带动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 | 第34-37页 |
·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 第35-36页 |
·扶持中小企业带动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 | 第36-37页 |
·发挥社区就业服务功能促进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 | 第37-39页 |
·调整因灾农转非人员心态,以积极的状态争取就业 | 第37-38页 |
·健全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 | 第38-39页 |
·完善就业培训机制,提升因灾农转非人员就业能力 | 第39-41页 |
·转变政府在培训中的职责,促使培训市场化运作 | 第39-40页 |
·就业培训系统化运作 | 第40-41页 |
·鼓励因灾农转非人员自主创业 | 第41-45页 |
·创业的培训与指导 | 第41-42页 |
·完善因灾农转非人员创业服务体系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