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中国农民思维方式及其现代化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目录第5-7页
引言第7-15页
 (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7-9页
  1. 研究背景第7-8页
  2.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 农民思维方式研究的历史回顾第9-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第12-13页
 (四) 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一、思维方式与农民思维方式概述第15-21页
 (一) 思维方式第15-18页
  1. 思维方式的内涵第15-16页
  2.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第16-17页
  3. 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17-18页
 (二) 农民思维方式第18-21页
  1. 农民思维方式的概念第18-19页
  2. 农民思维方式的内在机制第19-20页
  3. 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第20-21页
二、中国农民传统思维方式的多层透析第21-30页
 (一) 农民传统思维方式的生成土壤第21-24页
  1.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第21-22页
  2. 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第22-23页
  3. 伦理本位的文化氛围第23页
  4. 被剥削的社会地位第23-24页
 (二) 农民传统思维方式的“非理性”特征第24页
 (三) 农民传统思维方式的“二律背反”结构第24-28页
  1. 务实求验和迷信崇拜的背反第25-26页
  2. 平等平均和专制皇权的背反第26页
  3. 求稳心理和急躁心理的背反第26-28页
 (四) 农民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第28-30页
  1.农民传统思维方式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28-29页
  2. 农民传统思维方式的经验性和依附性妨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第29-30页
三、中国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第30-44页
 (一) 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变迁第30-34页
  1. 从经验性思维向科学性思维转变第30-31页
  2. 从保守性思维向创新性思维转变第31-32页
  3. 从依附性思维向主体性思维转变第32-33页
  4. 从封闭性思维向开放性思维转变第33-34页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变革农民思维方式的思想第34-3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改变农民旧有的生产方式第34-35页
  2. 列宁:重视农民的文化教育第35-37页
  3. 毛泽东: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第37页
 (三) 农民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有效路径第37-44页
  1. 转变农村小生产方式,为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奠定经济基础第38-39页
  2. 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为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奠定社会基础第39-40页
  3. 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为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奠定政治基础第40-41页
  4. 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为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奠定认知基础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和问题探析
下一篇:腐败犯罪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研究--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