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产生的背景 | 第11页 |
| ·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 ·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的投入 | 第11-12页 |
| ·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 第12页 |
| ·一机多用、使用范围广 | 第12页 |
| ·绿色环保、无污染 | 第12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基于 ARM 的地热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系统结构及设计方案 | 第16-21页 |
| ·系统测试原理 | 第16-18页 |
| ·测试系统的组成 | 第18-19页 |
| ·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搭建 | 第21-29页 |
| ·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总体方案 | 第21页 |
| ·主要处理芯片选型 | 第21-24页 |
| ·ARM 嵌入式微处理器 S3C2440 | 第21-23页 |
| ·电能处理芯片 CS5460A | 第23页 |
| ·温度传感器芯片 DS18B20 | 第23-24页 |
| ·系统外围硬件电路设计 | 第24-27页 |
| ·系统电源电路、串口及 USB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 ·温度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第25页 |
| ·功率控制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 ·流速采集电路设计 | 第26页 |
| ·系统的屏幕接口电路 | 第26-27页 |
| ·PCB 板设计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测试系统 Linux 环境搭建 | 第29-43页 |
| ·S3C2440 核心板的 BootLoader 程序移植 | 第29-34页 |
| ·u-boot 的启动流程 | 第30页 |
| ·u-boot 移植 | 第30-34页 |
| ·S3C2440 核心板 kernel 的移植 | 第34-41页 |
| ·创建 S3C2440 目标平台 | 第35-36页 |
| ·Nand 驱动程序的移植 | 第36-39页 |
| ·Yaffs2 的移植 | 第39页 |
| ·LCD 背光驱动和显示驱动 | 第39-40页 |
| ·配置 USB 设备 | 第40页 |
| ·内核镜像文件的下载 | 第40-41页 |
| ·制作根文件系统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测试系统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 第43-52页 |
| ·系统硬件驱动程序设计方法 | 第43-45页 |
| ·申请设备号 | 第43-44页 |
| ·创建设备文件 | 第44页 |
| ·定义字符设备驱动结构 | 第44页 |
| ·注册和注销设备驱动 | 第44-45页 |
| ·定义设备操作 | 第45页 |
| ·处理设备驱动放入并发控制和竞态 | 第45-46页 |
| ·Linux 内核模块 | 第46-47页 |
| ·系统的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设计 | 第47-51页 |
| ·温度采集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 ·功率控制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第49-51页 |
| ·流量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6章 测试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52-64页 |
| ·界面运行库制作 | 第52页 |
| ·人机界面程序设计 | 第52-61页 |
| ·Qt Creator 编程环境 | 第52-54页 |
| ·设计界面的主窗体类 | 第54-55页 |
| ·各部件信号与槽的关联 | 第55-56页 |
| ·完善主窗体类 | 第56-57页 |
| ·主窗体类的实现 | 第57-58页 |
| ·辅佐类设计 | 第58-61页 |
| ·保存历史数据 | 第61-63页 |
| ·历史数据的添加和查询 | 第62-63页 |
| ·历史数据的显示结果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7章 现场测试和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 ·导热系数测试结果 | 第64页 |
| ·误差分析 | 第64页 |
| ·土壤初始温度测量 | 第64-66页 |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1 | 第71-72页 |
| 附录 2 | 第72-73页 |
| 附录 3 | 第73-74页 |
| 附录 4 | 第74-84页 |
| 详细摘要 | 第8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