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外、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第13-14页 |
·预期的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2章 盈余管理的概述 | 第15-25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5-16页 |
·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16-17页 |
·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契约理论 | 第1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信号理论 | 第18页 |
·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类型 | 第19-21页 |
·获得资本市场利益动机 | 第19页 |
·契约动机 | 第19-21页 |
·税收动机 | 第21页 |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 第21-23页 |
·总体应计利润法 | 第21-22页 |
·特定应计利润法 | 第22-23页 |
·盈余频数分布法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 第25-34页 |
·电力行业的特征 | 第25-26页 |
·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6-28页 |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 | 第28-29页 |
·新旧会计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9-33页 |
·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 | 第29-31页 |
·新会计准则为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的新空间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34-44页 |
·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 | 第34-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样本选择 | 第34-35页 |
·模型选择 | 第35-3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实证研究 | 第38-43页 |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样本选择 | 第38页 |
·模型设计 | 第38-40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4页 |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表 | 第50-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