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宝鸡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 第14-17页 |
·区位选择理论 | 第14页 |
·古典区位论 | 第14页 |
·现代区位论 | 第14页 |
·区域经济发展论 | 第14-15页 |
·区域均衡发展论 | 第14页 |
·区域均衡增长论 | 第14-15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论 | 第15-17页 |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5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5页 |
·梯度推移发展理论 | 第15页 |
·点轴开发理论 | 第15-16页 |
·网络开发理论 | 第16页 |
·倒“U”字型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与实践 | 第17-23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演变 | 第17-18页 |
·区域均衡发展阶段 | 第17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 第18页 |
·区域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 第18-20页 |
·我国西三角经济区实践概述 | 第20-21页 |
·北部湾经济区 | 第20页 |
·成渝经济区 | 第20页 |
·关天经济区 | 第20-21页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实践评述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宝鸡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宝鸡在关天经济区的地位 | 第23-25页 |
·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 第26-27页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第27页 |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 第27页 |
·市场经济日益繁荣 | 第27页 |
·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 第27-28页 |
·宝鸡金融业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金融机构迅速增加 | 第28页 |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 | 第28-29页 |
·金融市场日益健全 | 第29-30页 |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 第30页 |
·金融在支持宝鸡发展中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宝鸡经济金融优势与不足 | 第31-35页 |
·具有的优势 | 第31-32页 |
·经济发展优势 | 第31页 |
·区位优势 | 第31-32页 |
·产业优势 | 第32页 |
·人文自然优势 | 第32页 |
·不足分析 | 第32-33页 |
·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 第32-33页 |
·金融网点布局不尽合理 | 第33页 |
·直接融资渠道依然不畅 | 第33页 |
·金融创新后劲不足 | 第33页 |
·宝鸡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33-35页 |
·金融组织体系将日趋完善 | 第33页 |
·金融服务需求将日趋增多 | 第33-34页 |
·金融服务创新将日趋迫切 | 第34-35页 |
第六章 金融支持宝鸡发展对策建议 | 第35-40页 |
·健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 第35页 |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 第35-36页 |
·着力支持现代工业体系建设 | 第35页 |
·着力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第35-36页 |
·着力支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 第36页 |
·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 第36页 |
·着力支持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第36页 |
·拓宽直接融资体系 | 第36-37页 |
·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 | 第36页 |
·培育上市公司资源 | 第36-37页 |
·搭建债券发行与承销券商对接平台 | 第37页 |
·创新重大项目融资方式 | 第37页 |
·保护合法民间借贷行为 | 第37页 |
·深化金融内部机制创新 | 第37-38页 |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 | 第37页 |
·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 第37-38页 |
·推进服务模式创新 | 第38页 |
·提高保险补偿保障功能 | 第38页 |
·注重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第38-40页 |
·建立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制度 | 第38页 |
·加快建立市县(区)两级担保体系 | 第38-39页 |
·构筑三大平台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