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导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慈善事业及其与政府财政之间关系的理论阐释 | 第16-23页 |
·慈善及慈善事业 | 第16-17页 |
·慈善的含义 | 第16页 |
·慈善事业的概念 | 第16-17页 |
·慈善事业的功能与作用 | 第17-19页 |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 第17页 |
·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 | 第17-18页 |
·完善公共产品提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 第18页 |
·影响企业竞争环境,兼容社会责任和经济目标 | 第18-19页 |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 第19页 |
·政府介入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国家、市场和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的理论 | 第19页 |
·志愿失灵理论 | 第19-20页 |
·公共物品多元互动供给理论 | 第20页 |
·社会保障体系组成理论 | 第20-21页 |
·政府财政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手段 | 第21-23页 |
3 我国财政政策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我国慈善事业的基本状况 | 第23-26页 |
·新中国慈善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 第23页 |
·我国慈善事业的管理与运行 | 第23-24页 |
·慈善事业的法律和政策发展环境 | 第24-25页 |
·慈善资金的筹集 | 第25页 |
·慈善文化及其发展 | 第25-26页 |
·财政政策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第26-29页 |
·组织机构发展壮大,运作管理不断规范 | 第26-27页 |
·社会捐助网络不断扩大 | 第27-28页 |
·民众慈善意识增强,善款筹募成效显著 | 第28页 |
·援助形式趋于多样化 | 第28-29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9-34页 |
·财政支持工具单一,财政补贴过于集中 | 第29-30页 |
·税收优惠制度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财政对慈善机构的财务管理有待加强 | 第31-32页 |
·慈善文化有待进一步发展 | 第32页 |
·财税政策缺乏规范统一性 | 第32-34页 |
4 样本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政策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34-41页 |
·美国的经验 | 第34-35页 |
·英国的经验 | 第35-36页 |
·日本的经验 | 第36-37页 |
·中国香港的经验 | 第37-38页 |
·共性与启示 | 第38-41页 |
·适当加大对慈善事业的财政投入 | 第38页 |
·注重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功能 | 第38-39页 |
·对慈善事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 第39-40页 |
·注重慈善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5 运用财政政策规范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 第41-51页 |
·构建公共财政和慈善组织之间服务性合作关系 | 第41-44页 |
·政府在构建公共财政和慈善组织服务性合作关系的定位 | 第41-42页 |
·构建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间的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 | 第42-44页 |
·发挥政府采购慈善服务的导向作用 | 第44-45页 |
·发挥税收的激励功能 | 第45-48页 |
·制定慈善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政策 | 第46页 |
·提高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 | 第46-47页 |
·实行跨年度递延抵扣 | 第47页 |
·制定实物捐赠扣除实施细则 | 第47页 |
·开征遗产税 | 第47页 |
·简化税收减免程序 | 第47-48页 |
·优化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工作 | 第48-49页 |
·完善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 | 第48页 |
·资助独立的协调机构来履行政府监管责任 | 第48-49页 |
·资助公众监督 | 第49页 |
·增加财政对慈善事业宣传教育的专项支出 | 第49-50页 |
·增加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支出 | 第49-50页 |
·资助慈善教育事业,建立慈善事业人才储备库 | 第50页 |
·完善慈善组织财务制度的政策法规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