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的“少数人原则”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1 罗尔斯“少数人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12-22页 |
·平等的自由原则内涵 | 第12-15页 |
·宽容的公民社会 | 第12-13页 |
·正义的制度设计 | 第13-14页 |
·有限的个人自由 | 第14-15页 |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内涵 | 第15-18页 |
·坚持程序正义 | 第16页 |
·促进机会平等 | 第16-18页 |
·允许起点差异 | 第18页 |
·差别原则内涵 | 第18-22页 |
·最少受惠者的内涵 | 第19-20页 |
·社会基本结构的改变 | 第20-21页 |
·补偿效果的偏爱 | 第21-22页 |
2 罗尔斯“少数人原则”的主要特征 | 第22-31页 |
·逆向思维的创造性 | 第22-25页 |
·对功利主义的挑战 | 第22-23页 |
·对至善原则的否定 | 第23-24页 |
·对自由理论的创新 | 第24-25页 |
·弱势群体的人本性 | 第25-27页 |
·最底层弱势者的关爱 | 第25-26页 |
·最少受惠者的关爱 | 第26-27页 |
·最少数者的关爱 | 第27页 |
·自由平等的正义性 | 第27-31页 |
·人性的正义 | 第28-29页 |
·政治的正义 | 第29页 |
·道德的正义 | 第29-31页 |
3 罗尔斯“少数人原则”的历史局限 | 第31-35页 |
·抽象人性论 | 第31-32页 |
·自我矛盾性 | 第32-33页 |
·晦涩思辨性 | 第33-34页 |
·自我辩护性 | 第34-35页 |
4 罗尔斯“少数人原则”的有益启示 | 第35-44页 |
·构建宽容的公民社会 | 第35-37页 |
·维护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 第35-36页 |
·摒除个人发展的统一性 | 第36-37页 |
·实现多元共存的平衡性 | 第37页 |
·完善正义的社会制度 | 第37-40页 |
·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相补充 | 第38页 |
·差别原则和无差别原则相协调 | 第38-39页 |
·尊重多数和保护少数相融贯 | 第39-40页 |
·塑造平等的道德观念 | 第40-44页 |
·平等的享有权利 | 第40-41页 |
·平等的提供机会 | 第41-42页 |
·平等的分配资源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