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实用价值 | 第15-1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风险投资的概念 | 第16页 |
·风险企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1-61页 |
·风险投资治理机制 | 第21-36页 |
·基于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家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机制 | 第22-28页 |
·基于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机制 | 第28-36页 |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 | 第3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3章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理论基础 | 第61-69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61-63页 |
·对风险的认知 | 第61-62页 |
·风险评价与管理 | 第62-63页 |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契约经济学理论 | 第63-65页 |
·契约理论 | 第63-64页 |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契约安排 | 第64-65页 |
·评价学理论 | 第65-66页 |
·价值理论 | 第65页 |
·计量学理论 | 第65-66页 |
·系统科学理论 | 第66页 |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66-68页 |
·核心能力的具体内容 | 第66-67页 |
·核心能力的分类 | 第67页 |
·企业能力的识别与计量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69-105页 |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及特点 | 第69-82页 |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史回顾 | 第69-75页 |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特点 | 第75-82页 |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 第82-100页 |
·第一层指标分析 | 第83-86页 |
·第二层管理团队指标分析 | 第86-90页 |
·第二层技术与产品指标分析 | 第90-92页 |
·第二层市场与竞争环境指标分析 | 第92-95页 |
·第二层财务评估指标分析 | 第95-97页 |
·第二层项目交易过程相关指标分析 | 第97-99页 |
·初步确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第99-100页 |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100-104页 |
·对10位风险投资家的访谈 | 第100-102页 |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2-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5章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选用数量分析 | 第105-149页 |
·数量分析方法 | 第105-116页 |
·数量分析方法选用 | 第105-107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107-115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115-116页 |
·调查问卷设计与执行 | 第116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16页 |
·调查问卷执行 | 第116页 |
·初创期调查数据及其数量分析 | 第116-130页 |
·初创期调查数据 | 第116-120页 |
·初创期数据数量分析 | 第120-130页 |
·成熟期调查数据及其数量分析 | 第130-143页 |
·成熟期调查数据 | 第130-134页 |
·成熟期数据数量分析 | 第134-143页 |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43-148页 |
·管理团队指标 | 第144页 |
·技术与产品指标 | 第144-145页 |
·市场与竞争环境 | 第145页 |
·财务评估 | 第145-146页 |
·项目交易过程相关指标 | 第146页 |
·一层五项指标 | 第146-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9-15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9页 |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 | 第149页 |
·数量分析结论 | 第14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9-150页 |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点 | 第149-150页 |
·数量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创新点 | 第150页 |
·研究展望 | 第150-152页 |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展望 | 第150-151页 |
·数量分析方法在风险投资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 第151-1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52-153页 |
附录 | 第153-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3页 |
后记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