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并网系统分类第10-21页
     ·光伏发电的背景与意义第10-14页
     ·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现状第14-18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类第18-21页
   ·光伏并网系统的技术和研究现状第21-28页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第22-23页
     ·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光伏及其它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中逆变器的保护现状第24-25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综述第25-26页
     ·光伏及其它分布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第26-27页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失步保护研究现状第27-28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工作第28-30页
第二章 光伏系统的建模、控制及对并网电压质量的分析第30-68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和控制第30-59页
     ·太阳能光伏电源的建模第30-33页
     ·最大功率跟踪的“改进扰动观察法”研究第33-41页
     ·并网滤波器设计第41-45页
     ·光伏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第45-54页
     ·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第54-59页
   ·光伏并网系统的电压质量第59-66页
     ·影响电压波动的因素及对策第59-62页
     ·光伏电源出力与并网系统电压分布的关系第62-64页
     ·光伏接入配电网的谐波仿真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三章 光伏及其它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中逆变器的保护新方案第68-89页
   ·逆变器正常运行时的特性分析第68-74页
   ·逆变器的故障特征分析第74-84页
     ·单管断路时的故障特征第75-78页
     ·单相断路时的故障特征第78-79页
     ·同一桥臂任意两管断路时的故障特征第79-80页
     ·不同桥臂交叉两管断路时的故障特征第80-82页
     ·交流侧出口处不对称短路时的故障特征第82-84页
   ·逆变器保护新方案第84-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短期发电功率预测第89-113页
   ·光伏系统发电功率特性第89-92页
     ·光照强度对光伏系统发电功率的影响第89-90页
     ·日类型对光伏系统发电功率的影响第90-91页
     ·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功率的影响第91-92页
   ·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设计第92-95页
     ·按季节建立预测子模型第92页
     ·输入输出层节点的确定第92页
     ·隐含层节点的确定第92-93页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第93页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第93-94页
     ·预测模型的评估第94-95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第95-98页
     ·BP神经网络第95-96页
     ·BP神经网络发电功率预测第96-98页
   ·基于RNN网络的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第98-102页
     ·RNN网络第98-100页
     ·RNN网络发电功率预测第100-102页
   ·基于CAPSO-RNN的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第102-106页
     ·CAPSO-RNN方法第102-106页
     ·CAPSO-RNN网络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的设计第106页
   ·三种预测方法的结果分析和对比第106-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光伏及其它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失步保护研究第113-121页
   ·IBDG失步解列与常规系统失步解列的区别第113-114页
   ·PCC节点视在阻抗角分析第114-116页
   ·基于PCC节点视在阻抗角变化的失步解列判据第116-117页
   ·仿真验证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6页
发表的论文第136页
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36-137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
下一篇:人参、西洋参和甘草组织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