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缘起 | 第15页 |
·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定义与范围 | 第15-16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必要性与动因 | 第16-18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路径 | 第18页 |
·总体评价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 第19-30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19-20页 |
·外部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19-20页 |
·外部性的分类 | 第20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2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页 |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第21-22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外部性分析 | 第22-23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3-27页 |
·总体分析 | 第23-24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收益 | 第25-27页 |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博弈分析 | 第27-30页 |
·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8页 |
·商业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实证分析 | 第30-39页 |
·信贷支持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0-34页 |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第30-31页 |
·回归估计 | 第31-32页 |
·模型检验 | 第32-34页 |
·基于指数曲线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4-35页 |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39页 |
·指标选取 | 第35-36页 |
·基础数据 | 第36页 |
·建立模型 | 第36-38页 |
·检验模型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案例分析 | 第39-47页 |
·中国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总体评价 | 第39-40页 |
·工商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个案分析 | 第40-41页 |
·实施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 | 第40-41页 |
·发展电子银行,致力绿色运营 | 第41页 |
·传播绿色理念,促进交流合作 | 第41页 |
·建设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个案分析 | 第41-43页 |
·绿色审批 | 第41-42页 |
·绿色信贷 | 第42-43页 |
·绿色服务 | 第43页 |
·绿色行动 | 第43页 |
·开展赤道原则研究 | 第43页 |
·兴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个案分析 | 第43-45页 |
·兴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历程介绍 | 第43-44页 |
·多管齐下,实施赤道原则 | 第44-45页 |
·浦发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个案分析 | 第45-47页 |
·建设低碳银行,履行节约环保责任 | 第45-46页 |
·打造绿色金融,发挥专业优势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国外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经验与启示 | 第47-53页 |
·汇丰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经验 | 第47-48页 |
·采用国际最高标准,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 | 第47页 |
·管理碳足迹,实现碳中和 | 第47-48页 |
·关注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 | 第48页 |
·花旗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经验 | 第48-50页 |
·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环境保护 | 第48-49页 |
·加大环保投入,发展环保项目 | 第49页 |
·确立减排目标,实现低碳发展 | 第49-50页 |
·瑞穗实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经验 | 第50-51页 |
·采纳赤道原则,打造赤道银行 | 第50页 |
·加强地方合作,推动环保发展 | 第50-51页 |
·国外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启示 | 第51-53页 |
·将环境问题纳入战略管理 | 第51页 |
·建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部门 | 第51页 |
·重视与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 第51-53页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53-59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法律约束和政策激励 | 第53-55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法律约束 | 第54-55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政策激励 | 第55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环保信息与操作标准 | 第55-58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环保信息 | 第55-56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操作标准 | 第56-58页 |
·缺乏履行环境责任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 第58-59页 |
第八章 中国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外部支撑分析 | 第59-62页 |
·完善法律约束体系和激励政策 | 第59页 |
·建立环保信息系统和操作标准 | 第59-60页 |
·制定监管制约措施 | 第60-62页 |
·发挥政府以及银监会的监管作用 | 第60页 |
·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60-61页 |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 第61-62页 |
第九章 培育生态文化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内生性分析 | 第62-71页 |
·生态文化对商业银行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性分析 | 第62-63页 |
·商业银行生态文化的内涵 | 第63页 |
·基于F-AHP的商业银行生态文化评价 | 第63-69页 |
·商业银行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64页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64-66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6-67页 |
·商业银行生态文化评价实例 | 第67-69页 |
·商业银行培育生态文化的对策 | 第69-71页 |
·树立生态价值观 | 第69-70页 |
·完善生态文化制度 | 第70页 |
·塑造生态企业形象 | 第70-71页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