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现状第11-14页
 第一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案件特点第11-12页
 第二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案件特点成因第12-14页
第二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第14-35页
 第一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要件第14-26页
  一、 催收效力的认定第14-20页
  二、 两次催收后三个月还款期的计算第20-22页
  三、 催收后持续还款行为是否影响“拒不归还”的认定第22-23页
  四、 透支金额的计算方式第23-26页
 第二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要件第26-30页
  一、 对例举情形的理解第27-29页
  二、 对兜底条款的理解第29页
  三、 催收后持续还款行为是否影响主观故意的认定第29-30页
 第三节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要件第30-35页
  一、 主体是否包括非法持有人第30-33页
  二、 主体是否包括瑕疵申领人第33-34页
  三、 主体是否包括使用虚假身份证明材料的申领人第34-35页
第三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存在的问题第35-39页
 第一节 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第35-37页
  一、 客观要件规定不明确第35-36页
  二、 主观推定存在的问题第36页
  三、 量刑情节中本息归还结算时间不明确第36-37页
  四、 对银行行为未作严格限定第37页
 第二节 现行司法审判中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一、 证据标准有待完善第37-38页
  二、 量刑标准有待完善第38-39页
第四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相关问题的对策第39-43页
 第一节 完善现行法律规定第39-42页
  一、 明确客观要件内容第39页
  二、 谨慎推定主观故意第39-40页
  三、 明确本息归还结算时间第40页
  四、 对银行行为予以严格限定第40-41页
  五、 增设单位犯罪第41-42页
 第二节 完善审判标准第42-43页
  一、 完善证据标准第42页
  二、 完善量刑标准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
下一篇:论索债型非法拘禁罪中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