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论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3页
第一章 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的有关司法和立法问题第13-22页
 第一节 司法实务界中的现实问题第13-14页
  一、 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罪与非罪?第13-14页
  二、 单位实施的非单位犯罪中自然人刑罚是否会过重?第14页
 第二节 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立法评述第14-18页
  一、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定不清第14-16页
  二、 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单位犯罪处罚模式与刑法基本原则相悖第16-17页
  三、 司法解释中的矛盾第17-18页
 第三节 理论界中的纷争第18-20页
  一、 否定说第19页
  二、 肯定说第19-20页
  三、 折中说第20页
 第四节 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单位客观上实施的“非单位犯罪”性质问题第22-33页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本质第22-28页
  一、 单位(法人)的本质第22-25页
  二、 单位的犯罪能力第25-28页
 第二节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差异性比较第28-31页
  一、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违法性差异第28-30页
  二、 单位犯罪构成与自然人犯罪构成存在差异第30-31页
 第三节 “非单位犯罪”性质之我见第31-33页
第三章 “非单位犯罪”单位责任与单位成员责任分离第33-47页
 第一节 我国单位犯罪中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理论概述第33-36页
  一、 两个主体论第33-35页
  二、 一个主体论第35-36页
  三、 简要评析第36页
 第二节 (法人)单位自身责任理论的历史发展及评析第36-39页
  一、 美国法人自身责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36-37页
  二、 我国单位犯罪自身责任论的产生与发展第37-38页
  三、 单位自身刑事责任理论之我见第38-39页
 第三节 国外(法人)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简述第39-42页
  一、 美国第39-41页
  二、 法国第41-42页
  三、 日本第42页
 第四节 单位成员承担刑事责任之我见第42-47页
  一、 单位罪过中由单位成员罪过构成第42-44页
  二、 单位行为由单位成员具体实施第44页
  三、 单位犯罪自然人责任根据之我见第44-47页
第四章 “非单位犯罪”自然人主体的刑事责任认定第47-56页
 第一节 “非单位犯罪”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认定第47-51页
  一、 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的认定第47-48页
  二、 单位实施的经济类非单位犯罪中有责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认定第48-50页
  三、 单位实施的非经济类非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认定第50-51页
 第二节 单位实施的非单位犯罪责任人之间的责任关系第51-52页
  一、 责任人之间应区分主、从犯关系第51-52页
  二、 特殊情况第52页
 第三节 “非单位犯罪”自然人责任形式和定罪量刑标准第52-56页
  一、 单位犯罪责任人与自然人同责的法规客观存在第52-53页
  二、 单位自然人理应与自然人承担同等刑事责任第53-54页
  三、 “非单位犯罪”自然人的量刑和刑罚适用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过失犯的违法性阻却事由
下一篇: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