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沥青加工论文

氧化—缩聚两步法制备煤沥青基纺丝沥青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18页
   ·煤沥青第7-11页
     ·煤沥青的性质及组成第7页
     ·喹啉不溶物第7-8页
     ·煤焦油沥青的应用第8-11页
   ·炭纤维第11-17页
     ·炭纤维的种类与性质第11-12页
     ·炭纤维的发展及应用第12-13页
     ·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第13-17页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8-30页
   ·原料和试剂第18-20页
     ·原料的来源第18页
     ·原料的性质第18-19页
     ·化学试剂第19-20页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0-21页
   ·煤沥青的净化第21-22页
   ·纺丝沥青的制备第22-23页
   ·炭纤维的制备第23-26页
   ·表征方法第26-30页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OM)第2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6页
     ·热失重分析(TG)第26-27页
     ·红外光谱(FTIR)第27页
     ·碘吸附测试第27-28页
     ·沥青族组成及软化点第28-29页
     ·结焦值第29-30页
第三章 溶剂沉降法脱除煤沥青中原生喹啉不溶物第30-39页
   ·引言第30页
   ·软沥青的调制第30-31页
   ·混合溶剂净化软沥青第31-37页
     ·混合溶剂芳/烷比对精制沥青收率和 QI 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溶剂比对精制沥青收率和 QI 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沉降分离温度对精制沥青收率和 QI 的影响第34-35页
     ·沉降分离时间对精制沥青收率和 QI 的影响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氧化—缩聚两步法制备纺丝沥青第39-59页
   ·引言第39页
   ·精制沥青的氧化第39-44页
     ·氧化温度和时间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氧化后沥青软化点与收率第42-43页
     ·氧化后沥青元素组成及纺丝性能第43-44页
   ·精制沥青直接缩聚和氧化—缩聚第44-49页
     ·热缩聚反应条件确定第45-47页
     ·氧化—缩聚两步条件优化第47-48页
     ·氧化—缩聚两步法对纺丝沥青收率影响第48-49页
   ·氧化—缩聚两步法反应机理探讨第49-54页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第49-52页
     ·碘吸附第52-53页
     ·热失重第53-54页
   ·炭纤维的制备第54-57页
     ·纺丝工艺第54-55页
     ·不熔化、炭化工艺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炭质前驱体沥青的多尺度结构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红球菌H-412油水两相体系脱硫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