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引导——发现”教学法的可能性分析 | 第16-21页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特点 | 第16-19页 |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 | 第16-17页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特点 | 第17-19页 |
·“引导——发现”教学法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依据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活动的心理因素 | 第21-29页 |
·心理准备状态 | 第21-23页 |
·探究动机 | 第23-25页 |
·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 第25-29页 |
·个体认知的发展阶段 | 第25-27页 |
·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各种学习方式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建立教师引导活动所遵循的规定 | 第29-37页 |
·扫除学生探究新学习任务的知识障碍 | 第29-30页 |
·端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态度 | 第30页 |
·引起学生“探究——发现”型动机 | 第30-32页 |
·导入教学情景 | 第32-34页 |
·以活动为主的方式 | 第32页 |
·以感性直观为主的方式 | 第32-33页 |
·以表象为主的方式 | 第33-34页 |
·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知识结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教师引导活动和学生发现活动的交互作用——以《消费及其类型》为学习任务 | 第37-43页 |
·学习《消费及其类型》的准备阶段 | 第37-38页 |
·学习《消费及其类型》所需的必备知识 | 第37-38页 |
·学习《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的态度和需要 | 第38页 |
·学习《消费及其类型》的情景导入阶段 | 第38-39页 |
·学习《消费及其类型》的探究阶段 | 第39-43页 |
·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教学情景的相关信息和理解其中的概念 | 第39-40页 |
·探究《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结论 | 第40-43页 |
第六章 教师应用“引导——发现”法时应注意的细节 | 第43-47页 |
·教师应与学生交往密切 | 第43-45页 |
·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的主体性 | 第45页 |
·教师应与学生达成共识 | 第45-47页 |
总结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