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6页 |
| 1. 绪论 | 第16-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研究框架图 | 第20-21页 |
| ·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2-29页 |
| ·理论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 ·信息观 | 第22-24页 |
| ·计量观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综述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3.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9-35页 |
| ·会计信息理论 | 第29-31页 |
| ·会计信息的定义和分类 | 第29-30页 |
| ·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 | 第30-31页 |
| ·资本市场有效理论 | 第31-35页 |
| ·有效市场假说 | 第31-32页 |
|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 第32-33页 |
|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第33-35页 |
| 4. 新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5-43页 |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 | 第35-38页 |
| ·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 | 第38-40页 |
| ·其他准则的变化 | 第40-43页 |
| ·后进先出法的取消 | 第40页 |
| ·债务重组的变化 | 第40-41页 |
|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 第41-43页 |
| 5. 新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61页 |
|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第43-44页 |
| ·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 第44-49页 |
| ·模型1及变量定义 | 第44-46页 |
| ·模型2及变量定义 | 第46-47页 |
| ·模型3及变量定义 | 第47-49页 |
| ·样本选取 | 第49-50页 |
| ·实证分析 | 第50-61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5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6-61页 |
| 6. 结论与启示 | 第61-65页 |
| ·本文结论 | 第61-62页 |
| ·相关建议 | 第62-63页 |
|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