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8-10页 |
| ·森林旅游的涵义 | 第8页 |
| ·研究河南省森林旅游的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河南省森林旅游的意义 | 第9页 |
| ·本文研究河南省森林旅游的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 2 国内外森林旅游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支撑 | 第10-16页 |
| ·国外森林旅游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 ·森林旅游的价值评估 | 第10-11页 |
| ·森林旅游的环境影响 | 第11页 |
| ·国内森林旅游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 ·森林旅游的价值评估 | 第12页 |
| ·森林旅游的环境影响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情况分析 | 第13-16页 |
| ·国外森林旅游发展情况分析 | 第13-14页 |
| ·我国开展森林旅游的情况分析 | 第14-16页 |
| 3 河南省发展森林旅游的现状、优势和总体布局 | 第16-19页 |
| ·河南省发展森林旅游的现状和优势分析 | 第16-18页 |
|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第16页 |
| ·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 | 第16-17页 |
| ·以山水为主体,自然风光优美 | 第17页 |
|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 | 第17-18页 |
| ·森林公园环境清净 | 第18页 |
| ·河南省森林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 | 第18-19页 |
| 4 河南省森林旅游区的类型和评价 | 第19-22页 |
| ·河南省森林旅游区的类型 | 第19-21页 |
| ·自然保护型 | 第19-20页 |
| ·旅游观光型 | 第20页 |
| ·度假疗养型 | 第20页 |
| ·娱乐消遣型 | 第20页 |
| ·森林城市型 | 第20-21页 |
| ·河南省森林旅游区评价 | 第21-22页 |
| ·自然保护的森林旅游区评价 | 第21页 |
| ·旅游观光型森林旅游区评价 | 第21页 |
| ·度假疗养型森林旅游区评价 | 第21-22页 |
| ·娱乐消遣型森林旅游区评价 | 第22页 |
| ·森林城市型森林旅游区评价 | 第22页 |
| 5 河南省森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6页 |
| ·管理体制不顺 | 第22-23页 |
| ·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关系没有理顺 | 第23页 |
| ·森林旅游市场定位不准确 | 第23-24页 |
| ·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第24页 |
| ·森林公园在功能未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 第24页 |
| ·森林旅游业人才缺乏 | 第24-25页 |
| ·不能正确处理森林旅游与森林资源培育、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25页 |
| ·森林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旅游知名品牌少 | 第25页 |
| ·开发利用程度低 | 第25-26页 |
| 6 河南省森林旅游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26-31页 |
| ·河南省森林旅游发展战略 | 第26-27页 |
| ·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 第26页 |
| ·多方集资,联合开发 | 第26页 |
| ·以林为主,多业并举 | 第26-27页 |
| ·加强宜传,争取客源 | 第27页 |
| ·培养人才,提高效益 | 第27页 |
| ·河南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27-31页 |
| ·健全管理机制,全方位扩大建设投资 | 第27页 |
| ·妥善处理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做好旅游开发规划,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 第27-28页 |
| ·立足本地市场,积极开拓外地市场,注重森林旅游的休闲和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 | 第28页 |
| ·做好科学规划,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努力打造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 第28-29页 |
|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森林风景资源保护 | 第29-30页 |
|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发展 | 第30页 |
|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管理队伍,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水平 | 第30-31页 |
| ·强化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我省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树立品牌意识,抓好形象工程 | 第3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Abstract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