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

基于性能和功耗权衡模型的分时系统动态调频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8页
   ·引言第16-20页
     ·计算机系统的功耗和能耗问题第16-18页
     ·操作系统在系统节能中的作用第18-20页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第20-23页
     ·ACPI技术第20-22页
     ·DVFS技术第22-23页
     ·处理器性能监控技术第23页
   ·论文的工作第23-25页
     ·研究目标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5-28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第28-44页
   ·DVFS技术下的低功耗/能耗研究第28-36页
     ·实时系统低功耗/能耗研究第28-31页
     ·分时系统低功耗/能耗研究第31-36页
   ·不同层次的低功耗/能耗研究第36-41页
     ·硬件层次低功耗/能耗研究第36-38页
     ·软件层次低功耗/能耗研究第38-41页
   ·其他低功耗/能耗研究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第44-56页
   ·功耗/能耗测量方法现状第44-46页
   ·一种新型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第46-49页
     ·实验平台工作原理第46页
     ·实验平台具体参数第46-48页
     ·实验平台优缺点第48-49页
   ·平台参数测最第49-53页
     ·时间测量方法开销第49-50页
     ·调频开销第50-51页
     ·性能监控计数器特征第51-52页
     ·缓存参数测试第52页
     ·系统功率测最第52-53页
     ·测试程序介绍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四章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与最佳节能频率第56-78页
   ·性能和功耗/能耗的理论分析第56-62页
     ·程序执行时间模型第56-57页
     ·性能描述第57-59页
     ·功耗和能耗描述第59-62页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第62-64页
     ·最佳节能条件第62页
     ·性能能耗权衡枚型形式化定义第62-64页
   ·最佳节能频率第64-71页
     ·理论推导第64-69页
     ·结论后续分析第69-71页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1-76页
     ·程序时间模型参数测量第71-72页
     ·实测不同任务性能损失第72-73页
     ·实测功耗能耗随频率变化特征第73-75页
     ·最佳节能频率验证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基于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的动态调频策略第78-92页
   ·实际分时系统中的最佳节能频率第78-79页
   ·动态信息收集第79-80页
   ·细粒度调频第80-81页
   ·离散频率下的频率分配第81-87页
     ·问题分析第82-83页
     ·最优频率分布第83-86页
     ·静态能耗扩展第86-87页
   ·动态调频策略框架第87-89页
   ·静态能耗扩展效果验证实验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动态调频策略在Linux中的实现第92-114页
   ·Linux原有频率管理策略第92-94页
   ·动态调频策略设计与实现要点第94-102页
     ·确立任务集第94-96页
     ·获取任务指令特征第96-97页
     ·确定性能损失第97-98页
     ·频率分配第98-102页
   ·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数据结构第102-104页
   ·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例程第104-109页
     ·任务状态切换相关的操作第104-105页
     ·任务换入换出相关的操作第105-106页
     ·频率分布代码第106-108页
     ·其他实现第108-10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109-112页
     ·开销分析第109-110页
     ·FMM的实现效果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4-118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14-116页
   ·论文的贡献第116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天线系统中预编码设计与用户选择问题研究
下一篇:多视场景异常目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