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低压穿越策略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选题意义 | 第8-11页 |
| ·世界风电的发展概况 | 第8-9页 |
| ·中国风电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风电并网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 | 第11页 |
|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必要性及其要求 | 第11-12页 |
|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建模 | 第15-30页 |
|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分类 | 第15-16页 |
| ·风力捕获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 ·风能的计算 | 第16页 |
| ·风速特性 | 第16-19页 |
| ·风能的转化效率 | 第19-21页 |
| ·机组轴系模型 | 第21-25页 |
| ·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 | 第25-29页 |
|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动态模型 | 第26-28页 |
| ·双馈感应发电机稳态模型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含Crowbar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研究 | 第30-39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基于MATLAB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 | 第30-32页 |
| ·外部发生短路故障时,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反应 | 第32-34页 |
| ·投入Crowbar LVRT控制 | 第34-35页 |
| ·含Crowbar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 ·短路故障转子暂态电流分析 | 第36-37页 |
| ·短路故障发电机组出口功率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投入电容器提高风电机组LVRT能力 | 第39-45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直流环节结构原理及模型 | 第39-40页 |
| ·投入电容器的变换器模型 | 第40-41页 |
| ·电容器模型 | 第41-42页 |
| ·仿真研究 | 第42-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SVC补偿对风力发电系统LVRT影响 | 第45-59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双馈感应发电系统的功率关系 | 第45-46页 |
| ·SVC的结构及原理 | 第46-51页 |
| ·TSC结构与原理 | 第47-48页 |
| ·TSC投切过程分析 | 第48-49页 |
| ·TCR的原理结构 | 第49-50页 |
| ·TSC-TCR型SVC结构 | 第50-51页 |
| ·SVC无功动态补偿原理 | 第51-53页 |
| ·SVC无功动态补偿数学模型 | 第51-52页 |
| ·SVC仿真模型 | 第52-53页 |
| ·仿真研究 | 第53-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60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