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恶意民事诉讼的防范与遏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恶意民事诉讼概述第11-20页
 一、恶意民事诉讼的界定第11-17页
  (一) 恶意民事诉讼的涵义第11-12页
  (二) 恶意民事诉讼的特征第12-15页
  (三) 恶意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第15-17页
 二、恶意民事诉讼与相近概念的比较与辨析第17-20页
  (一) 恶意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欺诈第17-18页
  (二) 恶意民事诉讼与滥用诉权第18页
  (三) 恶意民事诉讼与滥用诉讼权利第18-20页
第二部分 恶意民事诉讼的危害和成因第20-24页
 一、恶意民事诉讼行为的危害第20-21页
  (一) 使民事诉讼的功能发生了异化第20页
  (二) 妨碍了民事诉讼秩序,破坏了法律的秩序价值与社会的安定性第20-21页
  (三) 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第21页
 二、恶意民事诉讼行为的成因第21-24页
  (一) 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第21页
  (二) 民事诉讼制度本身的消极因素第21-22页
  (三) 民事诉讼和民事实体法防范与遏制措施的缺失第22-24页
第三部分 恶意民事诉讼的比较法考察第24-29页
 一、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对恶意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第24-25页
  (一) 英国有关恶意民事诉讼的规定第24页
  (二) 美国有关恶意民事诉讼的规定第24-25页
 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恶意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第25-26页
  (一) 法国有关恶意民事诉讼的规定第25-26页
  (二) 德国有关恶意民事诉讼的规定第26页
 三、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对恶意民事诉讼相关规定的启示第26-29页
  (一)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对恶意民事诉讼相关规定的特点和成因第26-27页
  (二) 对我国的启示第27-29页
第四部分 防范与遏制恶意民事诉讼的基本构想第29-38页
 一、防范与遏制恶意民事诉讼的必要性第29-30页
  (一) 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第29页
  (二) 实现民事诉讼设置目的的现实需要第29-30页
  (三) 确立司法公信力与树立司法权威的实践要求第30页
 二、我国恶意民事诉讼的防范与遏制措施第30-38页
  (一) 以立法方式明确规定恶意民事诉讼侵权赔偿责任第31-33页
  (二) 对恶意民事诉讼的诉讼费用进行特殊的处理第33-34页
  (三) 对恶意民事诉讼行为人进行罚款处罚第34-35页
  (四) 进一步完善撤诉制度第35-36页
  (五) 完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以防范与遏制恶意民事诉讼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注释第39-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成长性与经营负债--基于动态内生性的考察
下一篇: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