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退耕还林背景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耕地集约利用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6页
   ·相关概念第20-22页
     ·耕地第20页
     ·耕地集约利用第20-21页
     ·退耕还林工程第21-22页
   ·理论基础第22-26页
     ·地租理论第22页
     ·区位理论第22-23页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第23-24页
     ·土地市场理论第2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6页
第3章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6-34页
   ·PSR模型基本概念及应用第26-28页
     ·PSR模型基本概念第26-27页
     ·PSR模型的应用第27-28页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8-31页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28-30页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30-31页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过程第31-34页
     ·评价方法第31页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1-32页
     ·PSR系统协调度第32-34页
第4章 榆林市耕地集约利用实证分析与研究第34-58页
   ·研究区概况第34-36页
     ·自然条件第34-35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35-36页
   ·榆林市耕地变化情况分析第36-42页
     ·耕地变化状况第36-39页
     ·退耕还林状况分析第39-42页
   ·榆林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第42-58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2-43页
     ·数据标准化第43-44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4-45页
     ·评价结果第45-48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48-58页
第5章 耕地集约利用探讨与建议第58-65页
   ·耕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第58-59页
   ·耕地集约利用与退耕还林第59-60页
   ·退耕还林背景下耕地集约利用探讨第60-62页
     ·子洲县退耕还林与耕地集约利用相关性分析第60-61页
     ·子洲县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第61-62页
   ·退耕还林背景下耕地集约利用建议第62-65页
     ·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生态环境的建设第62-63页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基础设施投入第63页
     ·加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第63-64页
     ·加大资金、科技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研究结论第65-66页
   ·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不足之处第66页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我国消费模式转型的制度研究--基于声誉理论的分析
下一篇:陕西信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