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内容结构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一、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条件与理论溯源 | 第16-23页 |
(一) 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 第16-18页 |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提供了形成与检验理论的实践 | 第16-17页 |
2. 毛泽东深厚的历史哲学底蕴奠定了形成理论的基础 | 第17-18页 |
(二) 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8-23页 |
1. 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18-20页 |
2. 对中国传统军事辩证法的批判和吸收 | 第20-22页 |
3. 对世界优秀军事思想的学习和借鉴 | 第22-23页 |
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 第23-32页 |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 第23-24页 |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24-26页 |
(三)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成熟 | 第26-28页 |
(四)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深化 | 第28-30页 |
(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 第30-32页 |
三、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2-57页 |
(一) 唯物辩证的战争观 | 第32-38页 |
1. 战争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 第32-35页 |
2. 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第35-37页 |
3. 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战术上重视一切敌人 | 第37-38页 |
(二)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战争理念 | 第38-44页 |
1. 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战争的特点和发展 | 第38-40页 |
2. 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的关系 | 第40-41页 |
3. 战争的主观指导是战争客观规律的实际反映 | 第41-43页 |
4. 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 第43-44页 |
(三) 全民皆兵的人民战争理念 | 第44-48页 |
1. 兵民是胜利之本 | 第44-45页 |
2. 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 第45-46页 |
3. 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结合是人民战争的一贯原则 | 第46-48页 |
(四) 以我为主、随机制宜的战争艺术 | 第48-57页 |
1. 抓住战争枢纽,推动战争全局 | 第48-50页 |
2. 利用有利时机,促进以弱胜强 | 第50-51页 |
3. 加强战争进攻,坚持积极防御 | 第51-53页 |
4.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第53-55页 |
5.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 | 第55-57页 |
四、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57-66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57-61页 |
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 第57-58页 |
2. 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 第58-60页 |
3. 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第60-61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61-66页 |
1. 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 第61-62页 |
2. 指导人民军队不断成长壮大 | 第62-64页 |
3. 指导新中国的军队与国防建设迈向正规化、现代化 | 第64-66页 |
结语:从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看未来战争走势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