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动态变化初探--以半湿润区灌溉农业为主的河北省邢台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研究区域选择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0页 |
·自然条件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7-18页 |
·农业旱灾灾情状况 | 第18-20页 |
3 农业旱灾适应性变化分析 | 第20-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20-21页 |
·数据准备与处理 | 第21-25页 |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农业旱灾适应性综合评价流程 | 第2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1-23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2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3-25页 |
4 农业旱灾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5-34页 |
·适应性评价模型构建 | 第25页 |
·农业旱灾适应性评价 | 第25-34页 |
·典型旱灾年份的选取 | 第25-28页 |
·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时间变化 | 第28-30页 |
·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空间差异 | 第30-34页 |
5 农业旱灾适应性变化成因分析 | 第34-45页 |
·自然环境因子 | 第34-36页 |
·降水量和蒸发量 | 第34-35页 |
·地表水资源与水土流失状况 | 第35页 |
·地下水资源 | 第35-36页 |
·社会经济因子 | 第36-41页 |
·农业投入-产出 | 第37-39页 |
·农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 | 第39-40页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40-41页 |
·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对策 | 第41-45页 |
·农业旱灾适应性因子弹性概念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区域农业旱灾适应性农业发展模式 | 第42-4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