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1-12页 |
| 1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内涵 | 第12-17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食品安全 | 第12页 |
| ·食品安全监管 | 第12-13页 |
| ·协同理论的内容 | 第13-15页 |
| ·协同效应 | 第13-14页 |
| ·伺服原理 | 第14页 |
| ·自组织原理 | 第14-15页 |
| ·将协同理论引入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 第15-17页 |
| ·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必然要求 | 第15-16页 |
| ·政府监管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内的序参量,应当起主导作用 | 第16页 |
| ·政府自组织是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 | 第16-17页 |
| 2 沈阳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7-24页 |
| ·沈阳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 第17页 |
| ·沈阳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 ·政府监管总在媒体曝光之后 | 第17-18页 |
| ·监管成本过高,执法为创收 | 第18-20页 |
| ·监管各部门遇事相互推诿 | 第20-21页 |
| ·沈阳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21-24页 |
| ·“大政府,小社会”导致社会监管力量薄弱 | 第21-22页 |
|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危害监管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 | 第22-23页 |
|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23-24页 |
| 3 完善沈阳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 第24-35页 |
| ·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力量的协同配合 | 第24-28页 |
| ·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 | 第24-25页 |
| ·加强市场的自主监管机制 | 第25-27页 |
| ·加强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 | 第27-28页 |
| ·增强各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 | 第28-30页 |
| ·严格依法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 第28-29页 |
| ·改进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方式方法 | 第29-30页 |
| ·强化政府各部门在监管中的协作 | 第30-35页 |
| ·改革政府机构分段监管体制,借鉴国外有效监管模式 | 第30-32页 |
| ·强化监管人员违反法定职责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32-35页 |
| 结束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