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传媒上市理论方面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传媒上市理论方面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公司治理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公司治理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综述小结 | 第14-15页 |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16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2章 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 第17-23页 | 
| ·国有影视上市公司的概念及特殊性 | 第17-18页 | 
| ·国有影视上市公司 | 第17页 | 
| ·影视企业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界定与模式分类 | 第18-21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 第18-19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分类 | 第19-20页 | 
|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优劣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 ·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 第21-23页 | 
|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第21页 | 
|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 | 第21-23页 | 
| 第3章 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探析 | 第23-32页 | 
| ·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 第23-24页 | 
| ·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 ·外部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 第24-25页 | 
| ·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 第25-26页 | 
| ·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 第26-27页 | 
| ·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根源剖析 | 第27-32页 | 
| ·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基本原因 | 第27-28页 | 
| ·经济体系不健全是市场原因 | 第28-29页 | 
| ·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制度原因 | 第29-30页 | 
| ·传统观念因素是文化原因 | 第30-32页 | 
| 第4章 如何完善中国国有影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32-42页 | 
| ·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效率 | 第32-33页 | 
| ·构建运行合理的“三会”机构,推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利益主体多重化 | 第33-35页 | 
| ·制衡大股东“专权”、董事长“霸权” | 第33-34页 |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34页 | 
| ·提高监事会地位 | 第34-35页 | 
| ·建立规范的传媒经理人市场,加快经理的职业化建设 | 第35-38页 | 
| ·开展培育经理人市场工作的基本思路 | 第35页 | 
| ·传媒职业经理人基本素质要求 | 第35-36页 | 
| ·发展传媒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具体对策 | 第36-38页 | 
| ·建立形式多样并存的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 ·激励方式要注意多样化 | 第38-39页 | 
| ·货币激励水平要逐步提高 | 第39页 | 
| ·合理利用隐性激励机制作用 | 第39页 | 
| ·规范传媒资本市场,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夯实治理基础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