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论文--分子物理学论文--分子的性质及其测定论文

强激光场中三原子分子的线性熵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综述第14-22页
 §1.1 背景介绍第15-18页
  §1.1.1 量子纠缠第15-16页
  §1.1.2 线性熵第16-17页
  §1.1.3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2 理论研究方法第18-21页
  §1.2.1 李代数方法第18-20页
  §1.2.2 李代数方法的优势第20-21页
 §1.3 本文结构第21-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2-46页
 §2.1 密度矩阵第22-31页
  §2.1.1 密度矩阵的引入第22页
  §2.1.2 密度矩阵的定义第22-24页
  §2.1.3 混合态和密度矩阵第24-27页
  §2.1.4 密度矩阵的一般性质第27-28页
  §2.1.5 密度矩阵的独立变量个数第28页
  §2.1.6 密度矩阵的运动方程第28-29页
  §2.1.7 复合体系的子体系及约化密度矩阵算符第29-31页
  §2.1.8 量子统计中的密度矩阵-熵第31页
 §2.2 二次型非谐振子模型第31-34页
  §2.2.1 二次型非谐振子模型的由来第32-34页
  §2.2.2 二次非谐性振子模型的优势第34页
 §2.3 哈密顿量的代数形式第34-38页
  §2.3.1 线性三原子分子的哈密顿量的代数形式第35-36页
  §2.3.2 系统哈密顿量的代数形式第36-38页
 §2.4 时间演化算子的求解第38-44页
  §2.4.1 第一部分时间演化算子的求解第38-42页
  §2.4.2 第二部分时间演化算子的求解第42-44页
 §2.5 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线性熵的求解及结果第46-64页
 §3.1 线性熵的求解第46-51页
 §3.2 线性熵的数值计算第51-62页
  §3.2.1 程序的实现第51-52页
  §3.2.2 计算需要的数据第52-53页
  §3.2.3 计算结果第53-62页
 §3.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4.1 总结第64-65页
 §4.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椭偏技术在6H-SiC晶体光学常数的测量与分析
下一篇:共轭聚合物链间相互作用对极化子与激子碰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