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第13-29页 |
·汉字识别的定义 | 第13页 |
·汉字识别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反应时测量法 | 第13-14页 |
·眼动技术 | 第14-15页 |
·脑成像研究 | 第15页 |
·汉字识别的理论假设与相关研究 | 第15-21页 |
·字形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15-18页 |
·语音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18-20页 |
·语义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20-21页 |
·汉字识别中形音义的激活情况研究 | 第21-25页 |
·母语学习者形音义的激活时间进程 | 第21-24页 |
·第二语言学习者形音义的激活时间进程 | 第24-25页 |
·问题提出 | 第25-29页 |
·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页 |
·本实验的研究思路 | 第26-29页 |
第二章 东南亚留学生汉字识别中形、音、义的激活时序研究 | 第29-47页 |
·实验一 | 第29-35页 |
·实验目的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页 |
·实验二 | 第35-41页 |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实验三 | 第41-47页 |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综合讨论 | 第47-51页 |
·不同实验任务对东南亚留学生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东南亚留学生汉字识别过程中字义通达的情况 | 第48-49页 |
·东南亚留学生母语认知加工特点与汉字识别的关系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1-53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1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启示 | 第53-55页 |
附录1 实验材料 | 第55-57页 |
附录2 填充材料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