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的协调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概念界定第17-23页
     ·公共事务及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及特征第17-20页
     ·协调机制及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概念界定第20-23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3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二章 整体性治理理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研究的分析框架第24-40页
   ·“碎片化”与“协调”: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缘起第24-32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第24-27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第27-30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涵第30-32页
   ·整体性治理的内容第32-34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中的协调第32-33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中的整合第33-34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中的紧密化第34页
   ·整体性治理的实现途径第34-38页
     ·实现充分协调第34-36页
     ·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治理第36页
     ·整合政府组织造就组织基础第36-37页
     ·建立主动型文官体系提供人力资源基础第37-38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运用于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匹配性分析第38-40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特征分析第38页
     ·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特征第38页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公共事务协调机制的匹配性第38-40页
第三章 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现状第40-44页
   ·虹桥商务区协调机制的主体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第40-42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的职责与定位第40-41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组织架构及职能描述第41-42页
   ·基于结构-功能视角的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协调优势与特点第42-44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机构设置较为合理第42-43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第43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的控制幅度较为适中第43-44页
第四章 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问题与原因第44-51页
   ·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结构-功能顶层设计缺陷第44-48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地位有待明确第44-45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部分职能无法落实第45-46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其他机构间不协调第46-47页
     ·职能分工、专业化本身带来的问题第47页
     ·处室设置按照职能分工原理,不能涵盖所有方面第47-48页
   ·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中政企合一模式的弊端第48-49页
     ·政企合一容易滋生腐败第48页
     ·政企合一模式会导致责任不明第48页
     ·政企合一模式会导致组织效率低下第48-49页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协调机制不规范、约束力不够第49-51页
第五章 国内外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经验借鉴第51-64页
   ·国内外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第51-52页
     ·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多元化趋势第51页
     ·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广泛第51页
     ·城市主体功能区往往有转变为实体行政区的趋势第51-52页
   ·欧盟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案例分析第52-55页
     ·欧盟区域合作的背景介绍第52页
     ·欧盟区域合作成就与特征分析第52-53页
     ·欧盟跨境区域合作成功协调案例第53-54页
     ·欧盟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第54-55页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调机制分析第55-62页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概况第56-57页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概况第57-59页
     ·中关村管理委员会的协调机制第59-62页
   ·经验与启示第62-64页
     ·探索和创新合适的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第62页
     ·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第62页
     ·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第62-63页
     ·公共事务治理理念的突破第63-64页
第六章 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第64-76页
   ·改善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的顶层协调决策机制第64-67页
     ·明确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顶层设计的目标与任务第64页
     ·建立和完善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顶层设计的总体原则第64-65页
     ·建立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第65-66页
     ·构建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顶层设计的法制基础第66-67页
   ·完善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执行机制第67-73页
     ·建立虹桥商务区公共事务综合协调信息系统第67-73页
     ·建立管委会、区域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联合办公模式第73页
   ·营造多元协调合作的治理机制第73-76页
     ·采用多元协调方式第73-74页
     ·理顺主体间关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第74-75页
     ·鼓励各类非政府组织及专业组织参与合作与协调第75-76页
第七章 结语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附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流转与土地政治--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的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政府回应网络民意机制研究--以政治沟通理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