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一、导论 | 第11-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6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 软投入及投入组合的研究 | 第16页 |
2. 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四)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 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2. 不足 | 第18-19页 |
二、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测算方法 | 第19-28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1. 经济增长质量 | 第19-20页 |
2. 软投入 | 第20-21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1-23页 |
2. 软投入理论 | 第23-25页 |
(三) 测算方法 | 第25-28页 |
1. 综合评价法 | 第25-27页 |
2. 指标分解法 | 第27-28页 |
三、软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28-40页 |
(一) 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 | 第28-30页 |
(二) 软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 | 第30-38页 |
1. 软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结构维度的作用 | 第31-33页 |
2. 软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稳定性维度的作用 | 第33-35页 |
3. 软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福利变化及成果分配维度的作用 | 第35-37页 |
4. 软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资源环境代价维度的作用 | 第37-38页 |
(三) 投入组合及其内在联系 | 第38-40页 |
1. 投入组合的性质 | 第38页 |
2. 投入组合的内在联系 | 第38-40页 |
四、浙江省软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分析 | 第40-53页 |
(一) 浙江省概况 | 第40-42页 |
(二) 浙江省软投入水平分析 | 第42-49页 |
1. 制度与政策 | 第42-46页 |
2. 科技与教育 | 第46-49页 |
(三) 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 第49-50页 |
1. 成本负担不断加重 | 第49页 |
2. 就业结构波动明显 | 第49-50页 |
3. 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偏高 | 第50页 |
(四) 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判断 | 第50-53页 |
1. 软投入的相对投入水平过低,投资结构不合理 | 第51页 |
2. 经济发展不协调,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跟不上节奏 | 第51页 |
3. 基本判断 | 第51-53页 |
五、浙江省软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53-72页 |
(一) 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 第53-58页 |
1. 指标选取 | 第53页 |
2. 变量说明 | 第53-58页 |
(二) VEC模型设定 | 第58-65页 |
1. 数据检验 | 第58-62页 |
2. 模型设定 | 第62-65页 |
(三) 相关实证结果分析 | 第65-72页 |
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65-68页 |
2. 方差分解 | 第68-69页 |
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六、提升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72-76页 |
(一) 加强软投入力度,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 第72-73页 |
1. 加强制度供给,提高政策投入水平 | 第72-73页 |
2. 强化技术进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第73页 |
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微观活力 | 第73页 |
(二) 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提高投入组合质量 | 第73-74页 |
1. 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提高投入的边际产出 | 第73-74页 |
2. 提高软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协调程度 | 第74页 |
(三) 加强政策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效配合,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 第74-76页 |
1. 增进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保证增长可持续性 | 第74页 |
2. 确立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 第74-76页 |
七、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一) 结论 | 第76-77页 |
(二)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