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1 引言 | 第15-25页 |
|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 第15-23页 |
| ·农林复合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 ·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6-18页 |
| ·农林复合系统的类型划分 | 第18-22页 |
| ·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效益 | 第22-2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 2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 ·地上部分相互作用研究 | 第25-28页 |
| ·地下部分相互作用研究 | 第28-33页 |
| ·土壤水分 | 第28-31页 |
| ·土壤养分 | 第31-33页 |
| ·化感作用 | 第33-35页 |
| 3 研究区概况 | 第35-39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35-36页 |
| ·地理位置 | 第35页 |
| ·地形、地貌和土壤 | 第35-36页 |
| ·气候条件 | 第36页 |
| ·植被 | 第36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6-39页 |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39-49页 |
|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 ·研究方法 | 第40-47页 |
| ·土壤水分研究方法 | 第40页 |
| ·土壤养分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 ·果树根系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 ·光照强度的测定 | 第42页 |
| ·光合作用的测定 | 第42-43页 |
| ·果树与农作物产量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 ·数据处理主要方法与公式 | 第44-47页 |
| ·移动窗口法 | 第44-45页 |
| ·根生物量密度 | 第45页 |
| ·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参数 | 第45页 |
| ·土壤养分垂直变化梯度和水平变化系数 | 第45-46页 |
| ·相对日照总量 | 第46页 |
| ·土壤水分效应、养分效应和光效应 | 第46-47页 |
| ·土地当量比和收益当量比 | 第47页 |
| ·果树区和作物区定义 | 第47页 |
| ·主要使用的统计、绘图软件 | 第47页 |
| ·技术路线 | 第47-49页 |
| 5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第49-71页 |
| ·降雨量分析 | 第49-50页 |
| ·农作物种植前土壤含水量状况 | 第50-53页 |
| ·果农间作模式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第53-59页 |
|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第53-55页 |
| ·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时间变化 | 第55-57页 |
| ·不同间作模式土壤水分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 ·不同间作模式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第59-67页 |
|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第59-63页 |
| ·垂直分布特征 | 第59-61页 |
| ·水平分布特征 | 第61-62页 |
| ·二维分布特征 | 第62-63页 |
| ·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第63-67页 |
| ·垂直分布特征 | 第63-65页 |
| ·水平分布特征 | 第65页 |
| ·二维分布特征 | 第65-67页 |
| ·果树对农作物土壤水分影响域的确定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6 果农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 第71-83页 |
| ·核桃×农作物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 第71-77页 |
| ·垂直分布特征 | 第71-74页 |
| ·水平分布特征 | 第74-77页 |
| ·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 第77-81页 |
| ·垂直分布特征 | 第77-79页 |
| ·水平分布特征 | 第79-81页 |
| ·不同间作模式土壤养分对比分析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7 果农间作系统果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第83-95页 |
| ·核桃×农作物间作模式中核桃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第83-88页 |
| ·核桃根系总体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83-85页 |
| ·核桃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 第85-88页 |
| ·苹果×农作物间作模式中苹果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 第88-91页 |
| ·苹果根系总体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88-89页 |
| ·苹果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 第89-91页 |
| ·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参数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 8 果农间作系统光照分布特征 | 第95-103页 |
| ·太阳视运动轨迹 | 第95-96页 |
|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 第96-99页 |
| ·树影的移动轨迹 | 第96-97页 |
| ·树下的光照强度分布 | 第97-99页 |
| ·不同间作模式农作物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 | 第99-100页 |
| ·不同间作模式农作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100-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9 果农间作系统可持续经营模式 | 第103-115页 |
| ·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养分效应和光效应 | 第103-110页 |
| ·间作系统土壤水分效应 | 第103-106页 |
| ·间作系统土壤养分效应 | 第106-109页 |
| ·间作系统光效应 | 第109-110页 |
| ·基于种间关系及土地生产力的果农间作模式筛选 | 第110-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 10 结语 | 第115-119页 |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5-117页 |
| ·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第115页 |
| ·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 第115页 |
| ·果树根系分布特征 | 第115-116页 |
| ·光照分布特征 | 第116页 |
| ·可持续经营技术要点 | 第116页 |
| ·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 ·展望 | 第117-1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9-133页 |
| 个人简介 | 第133-135页 |
| 导师简介 | 第135-137页 |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第137-141页 |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