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引言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概述 | 第9-11页 |
|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概述 | 第11-13页 |
| ·本文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 ·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理论工具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与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第15-22页 |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 | 第15-17页 |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 第19-22页 |
| ·转移人口的素质相对较高 | 第19页 |
| ·以经济发达的省内城市和沿海地区为转移目的地 | 第19-20页 |
| ·行业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 第20页 |
| ·转移途径以亲友介绍为主 | 第20页 |
| ·转移模式向专业化转变 | 第20-22页 |
|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成因分析 | 第22-28页 |
|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 | 第22-23页 |
| ·企业发展滞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内在需要的矛盾 | 第23-24页 |
| ·城市化进程滞后与小城镇发展低水平的制约 | 第24页 |
| ·制度因素的制约 | 第24-25页 |
| ·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 | 第25-26页 |
| ·国际劳务市场开拓不够 | 第26-28页 |
|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 第28-38页 |
| ·坚持农业的发展 | 第28-30页 |
|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第28页 |
|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 第28-29页 |
|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29-30页 |
| ·努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 第30页 |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30-31页 |
|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吸收劳动力转移 | 第31-33页 |
|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 | 第33-34页 |
| ·加强制度建设 | 第34-36页 |
| ·大力发展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 第36页 |
| ·开拓国际劳动市场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个人简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