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第一章 《国语》作者研究 | 第23-43页 |
第一节 《国语》的作者系统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先秦史官职守的转变与《国语》的作者、编者 | 第24-35页 |
第三节 瞽曚讲史与《国语》的传诵者 | 第35-43页 |
第二章 《国语》的版本与注本 | 第43-64页 |
第一节 《国语》的版本 | 第43-48页 |
第二节 《国语》的注本 | 第48-56页 |
第三节 韦昭《国语》注研究 | 第56-64页 |
第三章 《国语》的内容及思想 | 第64-91页 |
第一节 《国语》内容辨析 | 第64-69页 |
第二节 《国语》思想研究 | 第69-86页 |
第三节 《国语》为春秋外传的合理性 | 第86-91页 |
第四章 《国语》文体研究 | 第91-109页 |
第一节 “语体”界定 | 第91-94页 |
第二节 “语体”源流 | 第94-104页 |
第三节 《国语》——先秦“语”之集大成者 | 第104-109页 |
第五章 《国语》文学成就研究 | 第109-131页 |
第一节 语言运用 | 第109-112页 |
第二节 谋篇布局 | 第112-119页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119-126页 |
第四节 情节结构 | 第126-131页 |
第六章 《国语》、《左传》比较 | 第131-142页 |
第一节 《国语》、《左传》内容比较 | 第131-135页 |
第二节 《国语》、《左传》风格比较 | 第135-136页 |
第三节 《国语》、《左传》写作特点比较 | 第136-142页 |
结语 | 第142-144页 |
附录 | 第144-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92页 |
发表学术成果 | 第192-193页 |
后记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