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断陷白垩系—古近系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立题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0页 |
四、完成的工作量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20页 |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第12-15页 |
·方正断陷的形成及演化 | 第12-14页 |
·方正断陷构造单元划分 | 第14-15页 |
·白垩-古近纪地层特征 | 第15-20页 |
·白垩纪地层 | 第16-17页 |
·古近纪地层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储层一般特征 | 第20-35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0-25页 |
·碎屑组分特征 | 第20-23页 |
·填隙物特征 | 第23-24页 |
·砂岩结构特征 | 第24-25页 |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 | 第25-31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25-28页 |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第28-31页 |
·储层砂体的展布特征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阶段划分 | 第35-49页 |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第35-47页 |
·压实与压溶作用 | 第35-37页 |
·胶结作用 | 第37-43页 |
·溶解作用 | 第43-45页 |
·交代作用 | 第45-47页 |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 第49-60页 |
·孔隙类型 | 第49-52页 |
·原生孔隙 | 第49页 |
·次生孔隙 | 第49-51页 |
·裂缝孔隙 | 第51-52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52-54页 |
·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 第54-60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4-57页 |
·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 | 第57-60页 |
第五章 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 第60-67页 |
·单井储层评价 | 第60-64页 |
·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详细摘要 | 第73-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