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国内文献 | 第9页 |
2.国外文献 | 第9-10页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小学 | 第11页 |
2.美术教育 | 第11-12页 |
3.创造力 | 第12-13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价值 | 第14-19页 |
(一)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 第14-16页 |
1.培养创新意识 | 第14页 |
2.激发创新热情 | 第14-15页 |
3.磨砺创新意志 | 第15页 |
4.优化创新品格 | 第15-16页 |
(二) 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 | 第16-17页 |
1.美术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 第16页 |
2.美术教育形式的丰富性,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第16-17页 |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第17-18页 |
(四) 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力 | 第18-19页 |
二、 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缺失 | 第19-21页 |
(一) 美术课堂教学方面的局限,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 第19页 |
(二) 美术活动缺少创造力 | 第19页 |
(三) 美术教师的创造精神不足 | 第19-21页 |
三、 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 第21-24页 |
(一) 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天然性 | 第21页 |
(二) 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不均衡性 | 第21-22页 |
(三) 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可塑性 | 第22-24页 |
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 | 第24-37页 |
(一) 多法导入,激疑生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 第24-26页 |
1.教师示范,激趣尝试 | 第24页 |
2.现场表演,生动出题 | 第24页 |
3.范画展示,鼓励超越 | 第24-25页 |
4.范画留白,争相添补 | 第25页 |
5.故事启迪,跃跃欲试 | 第25页 |
6.命题概括,学生拓展 | 第25-26页 |
(二) 名画赏析,范例引领,教会学生观察 | 第26-27页 |
(三) 精心设计,浮想联翩,培养学生想象力 | 第27-28页 |
(四) 自由组合,变换多样,发展学生发散思维 | 第28-29页 |
1.以概括形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 第28-29页 |
2.以具体形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 第29页 |
3.设计实物组合制作活动,引导发散性思维 | 第29页 |
(五) 因材施教,差异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潜力 | 第29-31页 |
(六) 多种课型,灵活运用,创设宽松创造环境 | 第31-33页 |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课”,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 第31页 |
2.建立“情境美术课”,为学生多留创作空间 | 第31-32页 |
3.建立“有效引导的美术课”,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引 | 第32-33页 |
(七)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提供创造广阔天地 | 第33-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