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一般理论 | 第9-14页 |
(一)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概念 | 第9页 |
(二) 反社会人格障碍之成因 | 第9-11页 |
(三)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征 | 第11-12页 |
(四)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精神病的关系 | 第12-14页 |
二、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构成 | 第14-20页 |
(一)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理论及评价 | 第14-17页 |
(二)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分析 | 第17-20页 |
三、反社会人格障碍刑事责任能力的比较研究 | 第20-24页 |
(一) 英美法系的做法 | 第20-21页 |
(二) 大陆法系的实践 | 第21-22页 |
(三) 对上述规定的评价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四、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4-30页 |
(一) 合理定义精神病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 成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鉴定机构 | 第25页 |
(三) 制定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鉴定标准 | 第25-26页 |
(四) 比照又聋又哑的人适用刑罚 | 第26-27页 |
(五) 在适当时候引入不定期刑 | 第27-28页 |
(六) 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人进行强制矫正 | 第28-30页 |
结束语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