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第8-13页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涵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改革的概况 | 第8-12页 |
一、改革的目标 | 第8页 |
二、改革的内容 | 第8-10页 |
三、改革的特点 | 第10-12页 |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 | 第12-13页 |
一、对股市的影响 | 第12页 |
二、对股东的影响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对价的涵义 | 第13-14页 |
一、对价(Consideration)的涵义及作用 | 第13页 |
二、对价率的涵义及作用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对价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方案评析 | 第18-30页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改革均衡对价 | 第18-21页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分析 | 第21-28页 |
一、对46 家试点公司分析 | 第21-25页 |
二、对全面股改72 家公司进行分析 | 第25-2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对价方案的权威性分析 | 第30-31页 |
一、对价方案的权威性受到损害 | 第30-31页 |
二、法律监管不完善 | 第31页 |
第二节 国家在对价中介入度分析 | 第31-34页 |
一、对价主体实力悬殊造成股改方案失去公平性 | 第31-32页 |
二、国家缺少对控股较少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 | 第32-33页 |
三、国家缺少对对价补偿方案合理性的保障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对价的资金来源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对价主体认识的分析 | 第35-38页 |
一、对价的支付对象是否应该包括历史流通股东 | 第36页 |
二、特殊的非流通股东是否也应支付对价 | 第36页 |
三、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的决策主体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建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补偿实施的建议 | 第38-40页 |
一、履行承诺合理对价支付 | 第38-39页 |
二、完善股权分置改革监管体系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关于合理看待股权分置改革意义的建议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发展的建议 | 第41-46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42页 |
二、给我国股票市场一个正确和全面的定位 | 第42-43页 |
三、清除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三大障碍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摘要 | 第49-52页 |
Abstract | 第5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