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有关IPO中盈余管理的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4-16页 |
·有关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准确性的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2. 有关盈余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的理论背景 | 第20-25页 |
·与盈余管理相关的三大假设 | 第20-21页 |
·有效市场假说 | 第21-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4-25页 |
·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分析 | 第25-28页 |
·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外部因素 | 第25-26页 |
·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内部动机 | 第26-28页 |
3. 创业板市场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8-38页 |
·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条件 | 第28-29页 |
·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的比较 | 第29-31页 |
·主板和创业板 | 第29-30页 |
·中小板和创业板 | 第30-31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31-32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方法 | 第32-38页 |
·利用会计准则的模糊性对收益进行调节 | 第33-36页 |
·利用关联方交易 | 第36页 |
·利用无形资产的确认和摊销 | 第36-38页 |
4. 实证设计 | 第38-43页 |
·实证分析期间 | 第38页 |
·样本选择 | 第38-39页 |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 第39-42页 |
·研究假设 | 第39-40页 |
·模型设计 | 第40-42页 |
·统计工具 | 第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研究样本的特征描述 | 第43-45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特征 | 第43-44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特征 | 第44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特征 | 第44-45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5-50页 |
6. 规范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 第50-57页 |
·盈余管理行为的危害性 | 第50-51页 |
·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措施 | 第51-57页 |
·创业板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 | 第52-53页 |
·健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3-55页 |
·健全信息披露系统 | 第55页 |
·健全保荐人制度 | 第55-57页 |
7. 结论与局限性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局限性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