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与难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混合合并概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混合合并的界定 | 第15-20页 |
一、混合合并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混合合并的分类 | 第16-17页 |
三、混合合并与其他合并类型的区别 | 第17-20页 |
第二节 混合合并促进竞争效果分析 | 第20-22页 |
一、资产利用的考察 | 第20页 |
二、经营方式的考察 | 第20-21页 |
三、促进竞争效果的效率抗辩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混合合并反竞争效果分析 | 第22-25页 |
一、合并力量的考察 | 第22-23页 |
二、合谋效应的考察 | 第23页 |
三、反竞争效果的控制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界定 | 第25-42页 |
第一节 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实体审查标准 | 第25-28页 |
一、美国的“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 | 第26页 |
二、欧盟的“严重妨碍竞争标准” | 第26-27页 |
三、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实体审查标准的实例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反竞争评估标准 | 第28-38页 |
一、美国确立的反竞争评估标准 | 第29-32页 |
二、欧盟确立的反竞争评估标准 | 第32-37页 |
三、混合合并反竞争评估标准的实例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38-42页 |
一、芝加哥学派对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影响 | 第39-40页 |
二、后芝加哥学派对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对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探讨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现状分析 | 第42-46页 |
一、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实体审查标准的立法现状 | 第42-43页 |
二、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反竞争评估标准的立法现状 | 第43-44页 |
三、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实践现状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标准的现状评析 | 第46-49页 |
一、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实体审查标准缺乏指引性 | 第46-47页 |
二、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审查结果欠翔实 | 第47-48页 |
三、缺乏系统完善的混合合并反垄断控制的反竞争评估标准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构建我国混合合并反垄断规制标准的建议 | 第49-52页 |
一、确立宽严结合的混合合并规制理念建议 | 第49页 |
二、增强实体审查标准的指引性建议 | 第49-50页 |
三、确立多元化的反竞争评估标准建议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