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问题的提出及论证框架的确定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弗里德曼法律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 | 第13-24页 |
一、历史视野下的法律概念阐析 | 第13-15页 |
(一) 法律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法律定义的归类 | 第14-15页 |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制度考察 | 第15-20页 |
(一) 法律制度的构成及其动态运行 | 第15-19页 |
(二) 法律制度的类型 | 第19-20页 |
三、法律文化问题 | 第20-24页 |
(一) 法律文化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二) 法律文化、法律制度与法律发展的关系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弗里德曼法律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法律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蝉变 | 第24-30页 |
一、作为一种文化事实——法律正统性基础的转向 | 第24-25页 |
二、表现型个人主义对现代法律文化的重构 | 第25-26页 |
三、现代法律文化的特质 | 第26-28页 |
四、现代法律文化的诉求下法律发展的几个面向 | 第28-30页 |
(一) 自由选择权范围的极度扩张 | 第28页 |
(二) 尽量保持自由选择权的开放性 | 第28-29页 |
(三) 失败者的正义 | 第29页 |
(四) 保有权原则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弗里德曼法律发展理论的基本结论 | 第30-34页 |
一、文化趋同理论下的法律全球化发展 | 第30-32页 |
二、全球化的法律部门的现实存在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弗里德曼法律发展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 第34-41页 |
一、法律制度说评判 | 第34-37页 |
(一) 理论的创新之处 | 第34-3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二、法律文化面临的批判 | 第37-38页 |
三、法律发展之全球化趋势质疑 | 第38-41页 |
(一) 现代化是否导致法律文化由多元走向同一 | 第38-40页 |
(二) 法律全球化:法律文化的冲突与共生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