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庄子》及《庄子》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页 |
(三)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10-12页 |
一、《庄子》成语的形成及定型方式 | 第12-25页 |
(一) 成语与《庄子》原文原句一致 | 第12-15页 |
(二) 对《庄子》原文原句进行缩略、删减形成成语 | 第15-16页 |
(三) 改换《庄子》原文原句中的某些字、词形成成语 | 第16-17页 |
(四) 对《庄子》原文采用截取、删减、增添等综合手段形成成语 | 第17-20页 |
1. 在原文原句上先截取若干字,再将其中某字改换他字 | 第17-18页 |
2. 在原文原句上先截取若干字,再增添其他字,形成成语 | 第18-20页 |
(五) 总结《庄子》原文一句或一段话的大意形成成语 | 第20-25页 |
1. 选用《庄子》原文中原有的若干字形成成语 | 第20-22页 |
2. 选用《庄子》原文中若干字并增添若干字形成成语 | 第22-25页 |
二、《庄子》成语的特点 | 第25-29页 |
(一) 《庄子》原文中一句话或一段话为多个成语出处 | 第25页 |
(二) 《庄子》成语中同一意义的成语往往有几种形式 | 第25-26页 |
(三) 《庄子》成语中寓言式成语较多 | 第26-27页 |
(四) 《庄子》成语中多用比喻 | 第27-29页 |
三、《庄子》成语的思想文化内涵 | 第29-39页 |
(一) 自在本真的自然观点 | 第29-30页 |
(二) 批判的现实主义思想 | 第30-32页 |
1. 对社会现实的黑暗和统治阶级虚伪昏庸的深刻揭露 | 第30-31页 |
2. 对奸诈、贪鄙、趋炎附势之徒的嘲讽、鞭挞 | 第31-32页 |
(三) 悲悯同情的人文关怀 | 第32-34页 |
1. 对愚昧之人的同情与悲悯 | 第32-33页 |
2. 对小人物、能工巧匠的肯定、歌颂 | 第33-34页 |
(四) 豁达逍遥的人生哲学 | 第34-39页 |
1. 天人合一 | 第35页 |
2. 精神自由 | 第35-36页 |
3. 万物皆化 | 第36-37页 |
4. 时空无限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