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马克思创立社会形态理论的过程 | 第9-17页 |
(一) "社会形态"概念的内涵 | 第9-12页 |
(二) 马克思创立社会形态理论的过程 | 第12-17页 |
1. 社会形态理论的萌芽阶段 | 第12-13页 |
2. 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确立阶段 | 第13-14页 |
3. 社会形态理论的成熟阶段 | 第14-15页 |
4. 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阶段 | 第15-17页 |
二、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7-28页 |
(一) 社会形态的横向构成 | 第17-20页 |
1. 传统的"两层次论" | 第18页 |
2. 社会形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第18-20页 |
(二) 社会形态的纵向演进 | 第20-28页 |
1.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其依据 | 第20-24页 |
2. 社会形态发展的"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 | 第24-26页 |
3.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第26-28页 |
三、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28-33页 |
(一) 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第28-30页 |
1. 社会形态理论指明了把握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方法 | 第29页 |
2. 社会形态理论提供了把握历史规律的可靠依据 | 第29页 |
3. 社会形态理论提供了考察社会的方法 | 第29-30页 |
(二) 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 第30-33页 |
1. 社会形态理论是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定位的理论依据 | 第30-31页 |
2. 社会形态理论蕴涵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 第31-32页 |
3. 社会形态理论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指导思想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