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公允价值的形成历程 | 第11-16页 |
·公允价值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1-13页 |
·公允价值概念的形成 | 第13页 |
·公允价值的特征 | 第13-16页 |
·可比性和预测性 | 第13-14页 |
·公允性 | 第14-15页 |
·现时性 | 第15页 |
·估计性 | 第15-16页 |
第2章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 第16-20页 |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关系 | 第16页 |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 | 第16-17页 |
·公允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 | 第17-20页 |
·对相关性的理解和界定 | 第17-18页 |
·对可靠性的理解和界定 | 第18页 |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 | 第18-20页 |
第3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符合现代会计目标 | 第20-21页 |
·受托责任观下的公允价值 | 第20页 |
·决策有用观下的公允价值 | 第20-21页 |
·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 | 第21-22页 |
·符合相关性质量特征 | 第21页 |
·符合可靠性质量特征 | 第21-22页 |
·符合全面收益概念 | 第22-23页 |
·符合价值和现值计量理念 | 第23-24页 |
第4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 第24-34页 |
·公允价值确认的含义与方法 | 第24-26页 |
·有可观察市价时的公允价值 | 第25页 |
·无可观察市价时的公允价值 | 第25-26页 |
·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值法运用 | 第26-28页 |
·现值法的适用范围 | 第26-27页 |
·现值法的国际研究历程 | 第27页 |
·现值计量的原则 | 第27-28页 |
·现值计量的要素 | 第28页 |
·现值计量 | 第28-33页 |
·现值的基本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期望现金流量法 | 第29页 |
·名义现金流量法 | 第29-30页 |
·现金流量的估计 | 第30-33页 |
·折现率选择的确认 | 第33-34页 |
第5章 公允价值在国际的应用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及前景 | 第34-41页 |
·公允价值在国际的应用 | 第34-37页 |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 | 第37-38页 |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 第38-41页 |
·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特点 | 第38-40页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前景分析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