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其他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循环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心脑血管疾病仿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循环系统数学模型研究进展第10-13页
   ·循环系统建模的关键技术第13-16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第16-19页
第二章 循环系统及功率键合图技术基本理论第19-27页
   ·循环系统基本理论第19-22页
     ·循环系统建模的基本要素第19-20页
     ·神经调节机制第20页
     ·肾脏血容量调节机制第20-21页
     ·Willis环生理结构和功能第21-22页
   ·功率键合图技术基本理论第22-27页
     ·功率键合图基础知识第23-25页
     ·循环系统的功率键合图建模步骤第25-26页
     ·功率键合图技术仿真工具第26-27页
第三章 循环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实现第27-41页
   ·心脏模型第27-28页
   ·血管模型第28-29页
   ·神经调节机制模型第29-33页
   ·肾脏血容量调节机制模型第33-35页
   ·Willis环模型第35-41页
第四章 神经调节机制对高血压调节作用仿真研究第41-43页
   ·工作调定点对高血压的作用第41-42页
   ·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对高血压的作用第42-43页
第五章 心衰及其治疗药物疗效仿真研究第43-47页
   ·心衰及药物治疗第43-44页
   ·心衰仿真第44-45页
   ·药物疗效仿真第45-47页
第六章 常见脑血管疾病仿真研究第47-63页
   ·缺血性脑卒中仿真研究第47-54页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仿真第47-50页
     ·颈内动脉狭窄的仿真第50-51页
     ·脑卒中危险因素对脑血管血流影响的仿真第51-54页
   ·Willis环形态变异仿真研究第54-63页
     ·左后交通动脉缺如的仿真第55-58页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的仿真第58-63页
第七章 可视化仿真界面第63-68页
   ·Matlab的GUI开发步骤第63-64页
   ·仿真界面的开发第64-68页
第八章 讨论第68-81页
   ·模型的有效性第68-70页
     ·神经调节机制模型的有效性第68-69页
     ·肾脏血容量调节机制模型的有效性第69页
     ·Willis环模型的有效性第69-70页
   ·神经调节机制对高血压调节作用的仿真结果第70-72页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第70-71页
     ·神经调节对高血压的作用第71-72页
   ·心衰及其治疗药物疗效仿真结果第72-74页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第72-73页
     ·心衰及其治疗药物疗效第73-74页
   ·常见脑血管疾病仿真结果第74-81页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第74页
     ·缺血性脑卒中仿真结果第74-77页
     ·Willis环形态变异仿真结果第77-80页
     ·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功能第80-81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6页
   ·结论第81-84页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第90-101页
 附录Ⅰ 包含非压力容积的循环系统模型方程第90-94页
 附录Ⅱ 神经调节机制模型方程第94-96页
 附录Ⅲ 正常生理状态下循环系统模型参数第96-99页
 附录Ⅳ 包含Willis环的循环系统模型方程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科术后病人医院感染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厚壳贻贝的营养指标评价及其抗炎机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