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国有企业职业高原员工相关特征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图表目录第10-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页
     ·实际意义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假设第14-15页
   ·研究变量及变项定义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30页
   ·国外关于职业高原的研究现状第16-22页
     ·职业高原(career plateau)的概念第16页
     ·职业高原的测量及结构第16-18页
     ·职业高原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8-19页
     ·职业高原影响效果的研究第19-20页
     ·调节职业高原效果因素的研究第20-21页
     ·职业高原应对策略研究第21-22页
   ·国内关于职业高原的研究现状第22-27页
     ·职业高原的基本含义第22-24页
     ·职业高原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第24页
     ·产生职业高原的原因第24-25页
     ·员工职业高原问题的解决对策第25-27页
   ·对国内外职业高原相关研究的评价第27-30页
     ·对国外职业高原研究的评价第27-28页
     ·国内学界对员工职业高原现象研究的评价第28-30页
3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0-38页
   ·研究对象第30页
   ·研究设计第30-31页
   ·研究方法第31页
   ·研究的实施程序第31-32页
   ·研究工具第32-35页
     ·问卷的编制第32-33页
     ·问卷的发放第33-35页
   ·资料的处理与统计方法第35页
   ·本研究的难点第35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5-36页
   ·本研究的可行性第36-38页
4 我国企业不同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调查第38-46页
   ·我国企业不同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调查分析第38-40页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职业高原期员工的分布现状比较分析第40-45页
     ·国有企业不同性别&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比较第40-41页
     ·国有企业不同学历&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比较第41-42页
     ·国有企业不同年龄&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比较第42页
     ·国有企业不同工作岗位&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比较第42-43页
     ·国有企业不同职级&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比较第43-44页
     ·国有企业不同工龄&职业高原期员工分布现状比较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5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职业高原员工有关特征的比较分析第46-80页
   ·国有企业CP 员工工作满意度分析第46-55页
     ·不同性质企业CP 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第46-48页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CP 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比较分析第48-55页
   ·国有企业CP 员工的离职倾向分析第55-61页
     ·不同性质企业CP 员工的离职倾向比较第56页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CP 员工离职倾向的比较分析第56-61页
   ·国有企业CP 员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归因分析第61-70页
     ·不同性质企业CP 员工心理行为特征的比较第65页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CP 员工心理行为特征的比较第65-70页
   ·职业高原归因分析第70-78页
     ·不同性质企业CP 员工职业高原归因的比较第72页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CP 员工的职业高原归因比较第72-78页
   ·小结第78-80页
6 国有企业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的评价分析第80-88页
   ·企业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的总体评价分析第80-81页
   ·不同性质企业CP 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评价比较第81-82页
   ·国有企业不同类型CP 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评价的比较分析第82-87页
     ·国有企业不同职业高原期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评价比较第83-85页
     ·国有企业不同性别CP 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评价的比较第85-86页
     ·国有企业不同年龄CP 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评价的比较第86页
     ·国有企业不同工作岗位CP 员工对职业高原应对措施评价比较第86-87页
   ·小结第87-88页
7 国有企业职业高原科学管理系统建设第88-102页
   ·培养员工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成功观,重塑企业文化第89-91页
     ·加强职业价值观和成功观的宣传教育第90页
     ·外聘师资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价值观和成功观培养第90-91页
     ·重塑企业文化第91页
   ·实施多层次的职业高原控制第91-98页
     ·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完善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第91-94页
     ·灵活运用多种职业生涯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上级职业规划才能第94-98页
   ·加强职业高原科学管理第98-102页
     ·加强自我培训,企业更为重视CP 员工的培训需求第98页
     ·积极寻求上级的真实反馈,上级主动关心CP 员工第98-99页
     ·合理实施工作轮换,尽量保证CP 员工的工作丰富化第99页
     ·积极利用浑沌理论应对职业高原第99-102页
8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02-104页
   ·研究结论第102页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附录 A:企业员工职业高原现状调查问卷(开放式问卷)第110-112页
附录 B:企业员工职业高原现状调查问卷(封闭式问卷)第112-116页
附录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6-118页
附录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