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绪论 | 第8-16页 |
·有关政府与市场的理论探讨 | 第8-11页 |
·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西方国家的经历 | 第8-10页 |
·市场经济发展前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第8-9页 |
·自由竞争条件下政府活动的范围 | 第9页 |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扩张 | 第9-10页 |
·政府与市场的理论——中国的经历 | 第10-11页 |
·关于中国政府的旅游产业方针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内容体系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旅游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 第16-23页 |
·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第16-18页 |
·旅游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主导提供旅游基础设施 | 第16-17页 |
·旅游资源具有跨地域性,需要政府加强协调 | 第17页 |
·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需要政府对旅游产品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协调 | 第17页 |
·旅游促销具有层次性,需要政府参与旅游形象宣传 | 第17-18页 |
·对旅游业外部性的干预需要 | 第18-20页 |
·国际经验的证明 | 第20-21页 |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备 | 第21-23页 |
·提高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 | 第21页 |
·加速大旅游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 第21页 |
·加速资本集中和发挥政府优势 | 第21-23页 |
3.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旅游方针及其影响之分析 | 第23-60页 |
·1978年经济改革前的中国旅游 | 第23-24页 |
·第一个历史阶段(1978-1985) | 第24-37页 |
·对旅游方针的需求 | 第27-28页 |
·方针决定和产出 | 第28-34页 |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28-29页 |
·外资的引入 | 第29-30页 |
·企业经营权从中央集中到向地方及个人的分散 | 第30-31页 |
·旅游定价的改革 | 第31-32页 |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32-33页 |
·旅游教育和培训 | 第33-34页 |
·旅游方针产生的影响 | 第34-37页 |
·第二个历史阶段(1986—1991) | 第37-45页 |
·对旅游方针的需求 | 第37-38页 |
·方针决定和产出 | 第38-43页 |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 第38页 |
·旅游景点的恢复和发展 | 第38-39页 |
·航空领域的改革 | 第39页 |
·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强化 | 第39页 |
·旅游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 第39-40页 |
·对旅游产业的调控 | 第40-42页 |
·国际旅游的促销 | 第42页 |
·企业的外联权的进一步下放 | 第42-43页 |
·旅游方针产生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三个历史阶段(1992—现在) | 第45-60页 |
·对旅游方针的需求 | 第46-47页 |
·方针决定和产出 | 第47-55页 |
·扩大外国投资旅游业的领域范围 | 第47页 |
·规划度假地的建设 | 第47-49页 |
·旅游定价的进一步分权 | 第49页 |
·旅游业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 第49-52页 |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 第52-53页 |
·旅游业进一步以市场为依据的调控 | 第53-54页 |
·旅游促销的进一步强化 | 第54-55页 |
·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第55页 |
·旅游方针产生的影响 | 第55-60页 |
4 结论及中国的发展模式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